肾动脉狭窄导致血压的升高,哪种降压药更安全?

昨天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发表于上海

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引发,需对特定人群筛查。诊断含病因、解剖及病理生理评估,治疗包括药物与血运重建,需针对性干预。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肾动脉狭窄(RAS)造成的肾脏血流减少导致的血压升高。

筛查人群

虽然我国肾动脉狭窄的患病人数巨大,但仅占高血压人群的小部分,为了提高筛查的费用效益比,首先要确定合适筛查的人群

目前,推荐在如下8类人群筛查肾动脉狭窄:

① 持续高血压达2级或以上,伴有明确的冠心病、四肢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等;

② 高血压合并持续的轻度低血钾;

③ 脐周血管杂音伴有高血压;

④ 既往高血压可控制,降压药未变情况下突然血压难以控制;

⑤ 顽固性或恶性高血压;

⑥ 重度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但反复出现一过性肺水肿;

⑦ 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肾功能不全或非对称性肾萎缩;

⑧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后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或伴有血压显著下降。

当高血压患者具备以上一项或多项临床特点时需要高度警惕肾动脉狭窄,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

全面准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和关键。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包括:

① 病因诊断

肾动脉狭窄病因一般分为两类: 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多数RAS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多见于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RAS包括: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血栓、栓塞、主动脉夹层累及、外伤、先天性肾动脉发育异常、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氏病、放射治疗后疤痕、周围组织肿瘤以及束带压迫等,以大动脉炎和FMD最为常见。

② 解剖诊断

肾动脉狭窄解剖诊断在于阐明狭窄的解剖特征,有助于血管重建方法的选择。RAS的解剖诊断方法主要有双功能超声、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肾动脉造影。

表1列出了目前临床工作中用于RAS解剖诊断的各种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主诊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查。

表1 肾动脉狭窄的解剖评估

image.png

③ 病理生理诊断

肾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诊断是决定能否进行血管重建的主要依据。肾动脉狭窄一般定义为肾动脉主干及/或其分支直径减少≥50%,狭窄两端收缩压差≥20 mmHg或平均压差≥10 mmHg。这种程度的狭窄才可能引起显著的肾血流量下降,并影响肾灌注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激活病理生理进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

评估肾动脉狭窄是否有功能意义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但也是目前临床实践中被常忽视的问题。

肾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评估方法包括RAAS系统激活相关指标(外周血肾素活性测定、分肾肾素活性测定、卡托普利激发的肾图)、肾功能评估指标(血肌酐测定、尿液分析、分侧肾小球滤过率、影像学检查测定肾脏大小、皮质厚度等)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肾动脉阻力指数、血流储备分数)。

治疗

肾动脉狭窄的合理治疗应基于完善的诊断,就其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目标是中断病因的作用,显著降低高血压程度及其并发症,防止或延缓进入缺血性肾病,避免演变为终末期肾病(图1)。

01 不同病因的药物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动脉狭窄,主要针对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降脂、控制血压、抗血小板和降糖治疗等,重点是降脂治疗

大动脉炎导致的肾动脉狭窄,主要针对非特异性炎症,初始治疗为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在急性炎性活动期。如炎症指标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原则上要长期适量维持,缓慢减药。

02 降压治疗

药物降压是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 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药物。

  • ACEI/ARB是最有针对性的降压药物,对大部分患者推荐使用。但这类药物有可能使单功能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功能恶化,而单功能肾或双侧RAS慎用,开始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尿量和肾功能,如服药后尿量锐减或血清肌酐快速上升超过0.5 mg/dl,表明已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应立刻减量或停药,一般肾功能均能恢复。

  • 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肾素释放,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选用。

  • 利尿剂激活肾素释放,一般不主张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但患者如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肺水肿或心力衰竭,仍可选用。

03 血运重建治疗

肾动脉血运重建策略的制定应系统评估患者的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包括预期寿命、合并症、血压控制难易程度及患肾功能是否可逆等,预估风险/获益,从而选择是否血管重建。推荐最小阈值为直径狭窄为50%,直径狭窄>70%是比较有力的解剖学指征,但对于肾动脉直径狭窄50%~70%的患者,要有明确的血流动力学依据,一般以跨病变收缩压差>20 mmHg或平均压差>10 mmHg为准。

血管重建临床指征包括: 严重高血压(持续高血压Ⅱ~Ⅲ级)、恶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恶化或药物治疗不耐受;单功能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合并肾功能不全;单功能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恶化;一过性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

如能获得进一步证据表明狭窄与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有因果关系,患侧具备:(1)患肾GFR或血流量较健侧下降25%以上;(2)患侧肾静脉肾素较健侧升高2倍以上;(3)卡托普利激发的同位素肾图阳性;(4)肾萎缩等其中1个或以上证据,则适应证更明确。目前一般推荐经皮介入治疗作为肾动脉血管重建的首选方法,血管外科直视手术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病变不适合行介入治疗,病变肾动脉附近腹主动脉需要外科重建,介入治疗失败的补救措施,造影剂严重过敏,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有禁忌等。

image.png

图1 肾动脉狭窄的处理流程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628, encodeId=36f922e46283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2582503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动脉狭窄#</a> <a href='/topic/show?id=613582e48b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血管性高血压#</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503, encryptionId=37258250349, topicName=肾动脉狭窄), TopicDto(id=82748, encryptionId=613582e48b6, topicName=肾血管性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l 24 11:58:46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 Cardiol:肾动脉支架术后,强化降脂有肾脏保护作用

近期,阜外医院蒋雄京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提示,在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肾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中,与常规降脂策略相比,强化降脂策略的肾脏保护作用更明显。该研究纳入150例接受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强化降脂治疗组和常规降脂治疗组。所有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在术后两个月内LDL-C水平调至目标范围,然后维持稳定。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和血管影像技术的普及,在心血管病临床实践中发现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越来越多。RAS 是引起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未予适当治疗,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 部分肾动脉从狭窄变为闭塞, 肾功能逐渐恶化, 部分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由于RAS 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策略上仍有较大争议,已有的相关指南和共识对R

J Rheumatol:大动脉炎相关性肾动脉狭窄的特征和中期结局:中国大型队列研究

高血压和/或肾功能未受控制或恶化的TA相关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会从血运重建中获益。接受过术前治疗的患者血运重建结局更好。

J Clin Hypertens:阜外医院蒋雄京等18年2906例患者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已成肾动脉狭窄主要病因

肾动脉狭窄常常“假装”是高血压,对肾脏和心脑血管造成严重危害。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肾动脉狭窄?20年前和如今病因有何变迁?

“肱”不可没——左侧肱动脉入路处理肾动脉狭窄病例分享

本文介绍两例分别为右、左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手术过程,指出经肱入路可作为肾动脉介入治疗选择,有增加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并发症等优势,应依患者情况选择。

中国循环杂志:新版肾动脉狭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出台:应用中国标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血管影像技术的普及,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肾动脉狭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策略上仍有较大争议,已有的相关指南和共识对肾动脉狭窄的处理意见也不一致。

Radiology:高分辨率CT在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本研究旨在验证高分辨率(HSR)CT以0.25mm层厚评价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价值。

给肾动脉狭窄患者做支架置入,到底有没有用?【深度探讨】

明确ARAS人群行PTRAS的适应证对ARAS患者的预后及PTRAS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肱”不可没——左侧肱动脉入路处理肾动脉狭窄

65 岁男性,高血压伴头晕头痛入院,有多种基础病。检查发现多血管病变,优先处理右肾动脉狭窄,考虑解剖因素选左肱动脉入路行介入术,术后药物治疗,经肱入路有优势,依患者情况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