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探索左金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2024-12-15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探讨左金丸(ZJP)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以胃内容物逆行进入食管为特征的常见病,可导致多种症状和潜在并发症。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一线药物;然而,多项研究表明,这些药物经常不能完全治愈食管炎,并且在治疗停止后容易复发。
左金丸(ZJP)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因其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多种药理作用而得到广泛认可。临床证据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胃肠道疗法联合使用,ZJP都能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并降低复发率。然而,其治疗GERD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探讨ZJP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HPLC-Q-Exactive-MS对ZJP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通过食管胃吻合术建立大鼠胃食管反流模型,并给予三种不同剂量的ZJP。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组织学变化,同时量化促炎细胞因子以评估ZJP的抗炎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ZJP在胃食管反流中的潜在治疗靶点和信号通路。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IF)、透射电镜(TEM)和免疫组织化学(IHC)验证其机制。
结果:ZJP能有效减轻胃食管反流大鼠的病理改变,降低食管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E-cadherin和cludin -1的Western blotting和IF分析证实ZJP增强了食管粘膜屏障的完整性。透射电镜显示,ZJP恢复了细胞间隙(DIS),增加了桥粒密度,从而保护食管组织免受反流的有害影响。此外,ZJP还能调节GERD大鼠模型中的巨噬细胞极化。
机制研究表明,ZJP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和下调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发挥其治疗作用,与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一致。
结论:该研究为ZJP通过调节炎症、粘膜屏障完整性和巨噬细胞极化来治疗胃食管反流提供了全面的证据。此外,ZJP下调PTGS2和MMP2的表达,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强调其作为GERD治疗干预的潜力。
原始出处:
Cui G, Wang M, Liu Z,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Zuoji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9, 2024. doi:10.1016/j.jep.2024.11923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医药# #胃食管反流病# #网络药理学# #左金丸#
57 举报
中药方剂分子机制
3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