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胚胎发育的"分子剧本",研究人员破译生命最初168小时表观遗传密码

2025-02-28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发表于陕西省

《Nature》研究通过 TACIT 技术,实现小鼠胚胎组蛋白修饰全基因组单细胞解析,揭示 2 细胞阶段的分子调控奥秘,为胚胎发育研究及再生医学带来突破。

引言

在生命诞生的最初168小时里,一个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正上演着惊天动地的变革——受精卵经历着从全能性细胞到多能性细胞的神秘蜕变,这场精密调控的分子芭蕾,决定着每个生命的独特轨迹。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始终被一个根本问题困扰:当胚胎细胞尚未出现形态差异时,究竟是什么在幕后操控着它们的命运?

2月26日《Nature》发表的突破性研究“Genome-coverage single-cell histone modifications for embryo lineage tracing”,犹如为这个“生命黑箱”装上了高倍显微镜。通过自主研发的TACIT单细胞表观遗传分析技术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小鼠胚胎7种核心组蛋白修饰(H3K4me3、H3K27ac等)的全基因组单细胞解析,绘制出从受精卵到囊胚的完整“分子地图”。令人震惊的是,在传统认为均质的2细胞阶段,H3K27ac组蛋白修饰已显现显著异质性,某些细胞提前启动“全能性程序”,如同被预设了发育剧本。更颠覆认知的是,曾被视作“基因组垃圾”的MERVL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竟在胚胎早期充当着基因调控的“分子开关”,与NFYA、ZSCAN4等关键因子共同构建起全新的调控网络。

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生命起源的“达芬奇密码”,更带来三大革命性启示:首次捕捉到内细胞团(ICM)与滋养层(TE)分化的最早表观遗传信号,发现BBX、HIF1A等12个全新调控因子;通过机器学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在8细胞阶段精准预判细胞命运;更令人振奋的是,人工激活CEBPG等新型调控因子,成功将32%的胚胎干细胞诱导至类全能状态——这为再生医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细胞来源。当研究人员开始破译生命最初的分子乐章,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定制器官”的奇点时刻?这场解码生命起源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我们对生命本质的认知。

图片

生命的起点:胚胎发育的神秘面纱

每个生命的起点都是一场精妙的分子芭蕾。从受精卵到囊胚,胚胎经历着惊人的表观遗传重编程(Epigenetic Reprogramming)。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过程中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s)就像一本动态的"基因说明书",决定着哪些基因该被激活,哪些该沉默。然而,如何在单细胞层面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化学标记,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圣杯"。

表观遗传的"指纹":组蛋白修饰如何影响细胞命运

组蛋白是DNA的"线轴",其化学修饰(如H3K4me3、H3K27ac等)如同书签,标记着基因的活跃程度。研究团队开发的TACIT技术(Target Chromatin Indexing and Tagmentation)实现了七大组蛋白修饰的全基因组单细胞分析。数据显示,仅需20个细胞即可完成高精度检测,非重复读长最高达50万条/细胞,较传统方法提升41倍!

技术突破:TACIT如何打开单细胞分析新纪元

TACIT的创新在于:

甲醇固定保留完整核结构

多重抗体标记精准捕获修饰位点

微孔板单细胞分离避免样本交叉

实验显示,在2细胞阶段(2-cell Stage),H3K27ac修饰已呈现显著异质性(欧氏距离6.77倍于受精卵),比H3K4me3修饰早2个发育阶段出现多样性,暗示细胞命运的早期分化信号。

全能性的奥秘:两细胞阶段已现端倪

通过CoTACIT技术同时检测三种组蛋白修饰,研究人员发现:

ZGA相关基因(如Dppa4、Zscan5b)在2细胞阶段即被"预激活"

MERVL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作为"分子开关",调控57%的增强子-启动子互作

新型调控因子CEBPG、LBX1的CRISPR激活实验证明,其诱导全能性的效率媲美明星因子ZSCAN4

转座子的觉醒:被遗忘的基因宝库

研究揭示:

75种转座子在2细胞阶段特异性激活

B2_Mm1a和RLTR4等逆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s)作为"分子桥梁",连接胚胎基因与DNA修复通路

转座子区域富集NFYA、SMAD3等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结合位点,构成早期发育的"应急工具箱"

人工操控细胞命运:CRISPR技术的新突破

通过单细胞多组学分析,团队建立"全能性预测模型",筛选出7个关键转录因子:

MEF2D、ALX1等新型调控因子的激活,使胚胎干细胞(ES Cells)呈现类2细胞特征

组合调控可使32%的细胞进入"类全能状态",表达水平提升5.8倍

该体系为再生医学提供了全新细胞来源

预测未来:解码细胞分化的最早信号

通过780个特征基因组区域(Classifier Bins)的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人员能提前预测细胞命运:

ICM谱系(内细胞团)特征:SOX2、NANOG基因簇+YY2、HNF4A调控网络

TE谱系(滋养层)特征:CDX2、ELF5信号轴+KLF6、HIF1A表观标记实验证实,敲除(Knockdown)BBX转录因子导致83%的胚胎发育异常,揭示其在内细胞团分化中的核心作用。

生命密码的启示:从实验室到医学革命

这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不仅绘制了首张单细胞分辨率表观遗传图谱,更带来三大突破:

诊断革新:胚胎质量评估新标准

疾病溯源:发育异常的表观遗传标记

再生突破:人工诱导全能干细胞新方案

我们正在解码生命最初168小时的神秘程序,这些发现将重塑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知。未来,这项技术可能帮助解决不孕症难题,甚至为器官再生打开新纪元。

当研究人员能精准操控细胞命运,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定制生命"的时代?在伦理与科技的十字路口,我们又将如何抉择?

这场关于生命起源的探索,才刚刚揭开序幕。

参考文献

Liu, M., Yue, Y., Chen, X. et al. Genome-coverage single-cell histone modifications for embryo lineage tracing.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656-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982, encodeId=b75422539820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58383e112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胚胎发育#</a> <a href='/topic/show?id=81bfe77426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组蛋白修饰#</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7742, encryptionId=81bfe77426a, topicName=组蛋白修饰), TopicDto(id=83711, encryptionId=558383e112d, topicName=胚胎发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28 10:56:01 CST 2025, time=2025-02-2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28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CD:北京大学乔杰/黄超兰/闫丽盈对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中的阶段特异性蛋白质组进行功能分析

胚胎植入前发育是产生新生命的第一步。通过应用单细胞测序,绘制了人类着床前发育过程中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调控的图谱。

NAR:伯晓晨课题组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探索转录因子调控的发育和演化规律

随着未来更多物种胚胎Hi-C数据的积累,TFCRs在跨物种早期胚胎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在基因组三维构象的作用有待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Nat Commun: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团队发表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的非编码小RNA图谱

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发表研究绘制人类植入前发育中 sncRNA 图谱,聚焦 miRNA 功能,包括表达模式、与胚胎谱系关系、新 miRNA 鉴定等,为胚胎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Science:陈子江院士团队发表人类早期胚胎翻译组图谱,揭示生命初期关键机制

首次报道了人类与小鼠在卵子向早期胚胎转变过程中,翻译水平动态变化存在物种差异。

当小鼠胚胎长出额外的双腿:揭秘胚胎发育中的染色质可及性变化

研究人员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六腿小鼠胚胎,这一发现不仅令人惊讶,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路径(gene pathway)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Nature:为何人类脊索如此难以复制?

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团队在 Nature 发文,以鸡胚为模型解析脊索形成,揭示关键信号通路互作,构建人类干细胞模型,探讨其对多领域的重要意义及应用潜力。

Epigenetics:组蛋白赖氨酸脱甲基酶KDM7A是胚胎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组蛋白赖氨酸脱甲基酶(KDMs)在胚胎发育的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调查了KDM7A(一种已知作用于H3K9和H3K27的单(me1)和双(me2)甲基化的赖氨酸去甲基化酶)是

全面总结!内异症对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如何潜在地损害卵母细胞和胚胎的发育潜力的机制进行综述,了解其影响机制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复杂性质,以期寻找更合理的方法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全文干货!评估胚胎发育潜能研究的新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4种胚胎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生殖领域的医师提供临床参考。

Nature:从胚胎发育到病理状态:铁死亡如何协调大规模细胞死亡

该研究通过展示铁死亡如何作为触发波在细胞间传播,为大规模细胞死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揭示了铁死亡在胚胎发育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