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上,CameL-sq研究公布其5年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年总生存期(OS)率达27.8%,相较对照组(12.5%),显著提升15.3%。研究还表明,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均能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天津市肿瘤医院黄鼎智教授深入解读这一突破性成果,并与广大读者共同学习其临床价值与应用前景。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间皮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老年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1/3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显著提升鳞癌NSCLC患者5年OS率达15.3%
相较于肺腺癌及其他病理亚型,肺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对更差。近期CameL-sq研究带来令人鼓舞的突破性数据:该研究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鳞状NSCLC患者中的5年OS率达到27.8%,较对照组(12.5%)显著提高15.3%。这一结果不仅优于对照组,也高于既往KEYNOTE-407研究中报道的5年生存率。该研究结果成功公布后,卡瑞利珠单抗也成为目前唯一显著提升中国晚期非鳞和鳞状NSCLC患者的国产PD-1抑制剂。CameL-sq研究的优异数据为鳞癌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对这一患者群体治疗的信心。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揭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不同PD-L1表达状态下的疗效一致性。无论PD-L1表达与否,患者均能从该联合治疗中显著获益,HR值均在0.6左右。具体而言,PD-L1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由14.4个月延长至19.8个月,而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则从20.1个月显著提升至38.4个月。这一发现表明,即使在PD-L1阴性患者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仍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结局,同时在阳性患者中中位生存期获益更显著。
![图片1.png 图片1.png]()
获得5年长生存的患者主要来源于5年未进展患者,而非后线治疗的患者
CameL-sq研究结果尤为引人注目,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数据本身,更在于它对免疫治疗晚期肺癌潜在治愈可能性的重新定义。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达到18.2%,这一卓越数据相较于既往报道的10%左右具有显著提升,表明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可能带来更多的潜在治愈机会。这一发现尤其关键,因为许多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设计中,患者通常接受2年治疗后停药,而这一数据表明,即使在停药后,仍有18.2%的患者保持无进展生存,暗示潜在的治愈可能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生存曲线的显著分离且未随随访时间延长而缩窄或交叉,表明治疗效果的持久性。5年OS率和5年PFS率均较对照组均提高15%以上,且相较对照组提升相当,这意味着生存获益主要源于免疫治疗在早期发挥的长期生存效应,而非后线治疗的贡献。
![OS提升.png OS提升.png]()
![PFS提升.png PFS提升.png]()
CameL-sq研究显示,接受至少2年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五年OS率高达84%,而5年PFS率接近60%。超过八成患者生存跨越五年生存难关,这一数据不仅进一步验证长期免疫治疗的潜在治愈效应,也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坚持完成2年免疫治疗的患者可能获得更高的生存可能性。
RCCEP发生与患者生存成正相关,
可能是更好的生存预后因素
免疫治疗在晚期肺癌中的应用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但同时也可能伴随发生不良反应。既往研究表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肤)可能与患者的生存获益存在一定正相关性。在CameL-sq研究的探索性分析中发现,发生RCCEP(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往往有更好的生存,且预后获益倾向与PD-L1表达无关,发生RCCEP的患者PD-L1≥1%时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50.5个月,意味着RCCEP可能是更好的生存预后指标。
![OS与RCCEP发生的关系.png OS与RCCEP发生的关系.png]()
RCCEP通常为1-2级,对于轻度RCCEP,可以选择观察,部分患者无需处理即可自行消失。对于有控制相关症状需求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止血、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法。严重的RCCEP,可以考虑联合其他药物(如阿帕替尼或沙利度胺)进行干预,可减少RCCEP的发生。RCCEP的发生可能反映免疫治疗的激活效应,而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已被证明具有协同效应,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正确评估和处理RCCEP对于优化免疫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唯一5年OS率获益国产PD-1抑制剂
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实现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防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健康组织共同关注的焦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OS率提高15%,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抗癌协会(UICC)通过《2013世界癌症宣言》等文件,呼吁全球采取行动,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美国癌症协会(ACS)在其“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中,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来降低癌症死亡率。
卡瑞利珠单抗(CameL研究&CameL-sq研究)是首个双中位OS跨越27个月,且是唯一显著提升非鳞和鳞状NSCLC 5年OS率的国产PD-1抑制剂,帮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更长生存。无论非鳞还是鳞状NSCLC,均证明近1/3患者跨越5年生存难关,期待更多患者能够从卡瑞利珠单抗中获益,获得更长生存期!
而在免疫治疗领域,尽管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对于初始治疗和继发性免疫耐药,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准确预测治疗效果。PD-L1虽然是常用的预测标志物,但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因此,未来需要开发更敏感、全面的检测手段,以更好地识别和分层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Caicun Zhou, et al. Camre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Cam-chemo) as first-line (1L) therapy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qNSCLC): 5y update from the phase III CameL-sq trial. 2025 ELCC abstr 12P.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老猫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