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惠利健、张坤Nature Protocols:原代人肝细胞的大规模扩增、三维培养与基因操作策略
8小时前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研究建立人原代肝细胞扩增体系,诱导为 ProliHHs,结合三维培养与基因编辑,可用于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及细胞治疗。
肝脏是人体内承担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的关键器官,肝细胞(hepatocytes)占据了肝组织约70%的质量,是肝脏功能的核心执行者。基于肝细胞的技术平台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及细胞替代治疗等领域拥有广阔前景。然而,原代人肝细胞(PHHs)来源稀缺、无法长期体外扩增、对基因操作高度抗拒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惠利健、张坤等人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流程:将PHHs诱导为增殖型人肝细胞(ProliHHs),通过优化培养基系统实现其大规模扩增,并结合三维培养与CRISPR基因编辑,探索其在疾病建模与治疗中的潜力。2025年7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xpansion of human hepatocy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and genetic manipulation”为题在《Nature Protocols》期刊上发表。
【主要内容】
图1: 原代人肝细胞(PHH)培养、传代、三维培养、基因操作及移植的流程示意图
该图以简洁流程图概括了五大模块:① PHH复苏及培养;② ProliHHs扩增与传代;③ 三维培养诱导成熟;④ 基因操作(过表达、敲除、敲入);⑤ 小鼠脾内移植验证体内功能。各步骤均有标准编号,便于实验者操作对应。
图2: 通过 HM 或 EHM 培养基建立增殖型人肝细胞(ProliHHs)
PHHs在不同培养基中诱导成为ProliHHs,健康供体使用HM,患者来源细胞(如OTCD)使用增强型培养基EHM。通过时间序列显微图和免疫荧光检测,作者证实ProliHHs保留成熟肝功能(表达ALB)同时激活前体特征(CK19、SOX9),建立了双表型、可扩增的稳定细胞体系。
图3: 在 10 cm 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扩增 ProliHHs 的过程
比较了传统HM和改良HM在10cm皿或培养瓶中对ProliHHs的扩增效果。多代次细胞形态图像与增殖倍数数据显示,改良HM可显著提升ProliHHs在传代过程中的扩增效率,为后续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行策略。
图4: 建立三维培养的 ProliHHs 并用于疾病建模
使用ULA非黏附培养板将ProliHHs诱导形成类肝脏微球体,模拟体内三维环境,促进其功能成熟。功能检测结果表明3D-ProliHHs相比2D培养更接近原代肝细胞,表现出更高的白蛋白分泌、尿素合成能力,并在LDL摄取实验中成功模拟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表型,展现出在个性化疾病建模中的应用前景。
图5: ProliHHs 的基因操作
借助ProliHHs良好的扩增与转染性能,作者建立了多种基因编辑方案,包括:
慢病毒转导:用于F8等基因过表达;CRISPR–Cas9 RNP电转:实现GAPDH、AAVS1等位点敲除;AAV+HITI策略:用于实现OTC等基因高效敲入
各方法均通过流式细胞术与荧光显微镜验证其编辑效率,证实ProliHHs是适合基因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图6: ProliHHs 的移植实验
将ProliHHs通过脾内注射方式移植至FRG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模拟肝细胞替代疗法。术后5个月检测显示,移植细胞在小鼠肝脏中稳定表达人源GAPDH,证明其具有良好的体内嵌合与长期生存能力,验证了其在细胞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全文总结】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可实现人原代肝细胞长期扩增、功能成熟与精准编辑的一体化平台,突破了PHHs在可得性、扩增性和基因操作方面的限制。通过该系统获得的ProliHHs不仅具备临床级产量,还能用于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及基因治疗研究,是推进肝病精准医学与细胞治疗的重要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96-025-01211-2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