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crine Reviews:垂体-下丘脑疾病中的催产素系统及催产素缺乏症的临床意义
6小时前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综述总结了催产素系统在垂体-下丘脑疾病中的生理与病理角色。催产素缺乏的发现为理解HPDs患者复杂症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望改善患者精细的多系统管理,特别是在心理健康和骨骼代谢领域。
垂体-下丘脑疾病(HPDs)是一组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常因垂体腺瘤、颅咽管瘤、放疗、手术或创伤导致垂体功能减退,伴发多种激素缺乏。虽然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等前叶激素的替代治疗相对完善,后叶激素如精氨酸加压素的缺乏(AVP-D,曾称中枢性尿崩症)亦有标准替代方案,但与催产素相关的临床研究则相对薄弱。催产素由下丘脑的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产生,除经典的分娩、哺乳外,催产素还参与调节能量平衡、骨骼代谢、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功能。HPDs患者合并的神经精神症状、骨质疏松及代谢异常,传统激素替代未能完全缓解,激发了对潜在“新”激素缺乏——催产素缺乏的关注。 最新研究提示,尤其是伴有AVP缺乏的HPDs患者中,存在临床意义上的催产素缺乏状态(OXT-D)。OXT-D可能部分解释了HPDs患者的复杂临床表型,从而为疾病管理带来新的视角与治疗可能。2025年2月,发表在Endocrine Reviews杂志的一项综述性研究,系统总结了催产素系统的最新进展,OXT-D在不同疾病中的表现及其对HPDs患者的潜在影响。 1. 催产素系统的生理特征 OXT和AVP结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0 0 举报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0 0 举报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0 0 举报
#催产素# #垂体-下丘脑疾病#
1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