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 | 晚期黑色素瘤的后线治疗

2024-09-19 iCombo iCombo 发表于上海

本文对BRAF 和 MEK 抑制剂靶向治疗和/或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黑色素瘤的后线治疗进行梳理。

导读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s) 的免疫治疗以及 BRAF 和 MEK 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彻底改变了晚期黑色素瘤的药物治疗格局。目前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均为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推荐方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应进行BRAF等基因的检测。BRAF 联合 MEK 抑制剂一线靶向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约30%原发耐药,约1/3的患者长期生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大约55%存在PD-1抗体单药原发耐药,大约40%患者对PD-1抗体联合CTLA4抗体双免治疗原发耐药,对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约25%患者发生继发耐药。本文对BRAF 和 MEK 抑制剂靶向治疗和/或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黑色素瘤的后线治疗进行梳理。

后线治疗方案:1. PD(L)1抗体单药治疗失败:可选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低剂量伊匹木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纳武利尤单抗联合LAG抗体Relatlimab有效率仅12%。PD1抗体失败者大剂量IL-2治疗有效率21%,需要关注治疗相关毒性。T-VEC (溶瘤病毒)联合伊匹木单抗提高有效率,未能提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能更适合肿瘤负荷小的患者。2. BARF抑制剂耐药: PD-1抗体联合CTLA4抗体双免治疗后双靶治疗仍有良好的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的双靶方案联合PD-(L)1抗体不提高有效率,但延长有效持续时间,可作为后线治疗选择。3. 晚期黑色素瘤伊匹木单抗治疗失败后单药PD-1抗体后线治疗有效率约2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22个月。4.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均失败可选择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目前价格昂贵。 5.泛瘤种治疗:部分少见和罕见靶点如C-KIT、NRAS、ROS1和NTRK的靶向治疗有一定疗效,应重视晚期黑色素瘤的基因检测。6. 化疗:后线化疗有效率较低,总生存时间有限, 可选药物包括氮烯咪胺、替莫唑胺、紫杉醇、白蛋白结合性紫杉醇、铂类和长春新碱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6677, encodeId=6ae322266e7d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3041033311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黑色素瘤#</a> <a href='/topic/show?id=04cd1192907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后线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9290, encryptionId=04cd11929078, topicName=后线治疗), TopicDto(id=103331, encryptionId=330410333110, topicName=黑色素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Sep 19 22:28:10 CST 2024, time=2024-09-1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19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大咖谈 | 2024年ASCO恶性黑色素瘤新辅助/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这些研究共同突显了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在改善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治疗策略的优化和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后随访间隔

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后随访间隔

读书报告 | NADINA研究: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新辅助治疗III期可切除的恶性黑色素瘤

该试验结果提示,在可切除的宏转移III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后手术和反应驱动的辅助治疗比手术后辅助纳武利尤单抗的无事件生存期更长。

罕见病例:黑色素瘤术后30年了,还阴魂不散?肺内占位居然是转移!

患者 30 年前右眼黑色素瘤术后,现肺结节增大考虑转移。手术病理证实肺转移性黑色素瘤,强调黑色素瘤易转移及不同分期生存率差异,介绍了其诊疗指南相关内容。

大咖谈 | 黑色素瘤淋巴结寡转移免疫联合⽴体定向放疗

恶性⿊⾊素瘤具有⾼侵袭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转移淋巴结的治疗策略尚存在不少争议。

不惧耐药!免疫治疗癌症无效了,冷冻消融让PD-1重新起效!

介绍晚期黑色素瘤免疫治疗耐药情况,阐述冷冻消融与 PD-1 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为克服肿瘤免疫耐药提供思路。

大咖谈 | 黑色素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治疗的争议

在化疗及靶向治疗时代,完全性区域淋巴结清扫可最大程度减灭肿瘤,消除淋巴结转移所造成的免疫抑制,改善患者预后。而免疫治疗时代,区域淋巴结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读书报告 | CheckMate 238研究: 纳武利尤单抗对比伊匹木单抗辅助治疗可切除3/4期黑色素瘤5年随访结果

本文章报道了该临床试验5年的随访结果,2015年3月30日至11月30日期间,共纳入1264名患者,其中906例患者进行随机并分别有452例和453例患者接受治疗接受纳武单抗或伊匹木单抗。

Cell:答案来了!研究发现皮肤黑色素瘤偏爱老年男性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发现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其增殖、衰老、ROS水平和应激反应方面经历年龄介导的、性别依赖的变化。

Biomaterials:李梦/高洁/张晓伟:新型树突状细胞招募与抗菌水凝胶实现黑色素瘤个性化术后综合性治疗

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原位树突细胞招募与抗菌双重功能的血栓水凝胶,为黑色素瘤个性化术后综合治疗带来了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