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medicine:中药复方川红中风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机制

2025-06-17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阐明川红中风(CHZF)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和改善长期预后的潜在靶点,从而为未来中药化合物在急性脑梗死预防和治疗中的研究提供方向。

背景:急性脑梗死(ACI)具有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年来,正如最新指南所反映的那样,在理解ACI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局限性依然存在。因此,ACI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血液样本易于获取,含有在血脑屏障受损时进入循环的脑相关蛋白,被认为是识别中风生物标志物的最佳选择。

由国医大师任继学研制的川红中风(CHZF)胶囊已被临床证明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长期预后,因其安全性和最小的副作用而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由于CHZF胶囊作为一种复方中药制剂的复杂性,尽管其具有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但其确切的靶点和潜在的作用机制仍有待阐明。

目的:阐明CHZF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和改善长期预后的潜在靶点,从而为未来中药化合物在急性脑梗死预防和治疗中的研究提供方向。

方法:该研究重点鉴定接受CHZF胶囊治疗的ACI患者中独特的差异蛋白。2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CHZF胶囊的给药情况分为药物组(CHZ)和对照组(DZZ)。使用4D无标记蛋白质组定量技术进行质谱分析,以鉴定组间的差异蛋白质。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包括基因本体论(GO)分类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以确定与差异蛋白质相关的富集趋势。

基于富集分析的P值,采用层次聚类方法识别各组中富集的相关途径。STRING(v.11.5)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用于获得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应的靶蛋白和主要相关途径。随后应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来验证所选的靶蛋白。最后,绘制了弦图和ROC曲线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结果:质谱分析鉴定出1400种蛋白质,其中1360种具有定量可比性。使用P值<0.05,显著上调的变化阈值>1.5,显著下调的变化阈值<1/1.5,鉴定出63种差异蛋白(27种上调,36种下调)。聚类分析显示,Q4(>2.0)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hsp04610)最密切相关。

通过PRM实验验证了参与急性炎症反应和免疫过程的六种蛋白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CFHR)4、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蛋白(MBL)2、Orosomucoid(ORM)1、ORM2、血管非炎症因子(VNN)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Chord图和ROC曲线分析表明,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顺序如下:CFHR4>MBL2>VNN1>ORM1=ORM2>HLA-A。

结论:ACI患者这六种蛋白的变化可作为长期预后的指标。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与ACI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预防急性脑梗塞复发提供了依据,并有助于开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

原始出处:

Ding Y, Yao J, Wang X, et al. Biomarker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Chuanhong Zhongfe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hyto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June 11, 2025. doi:10.1016/j.phymed.2025.15695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710, encodeId=02ee2269e104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df569366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物标志物#</a> <a href='/topic/show?id=22d212e8733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4D无标记蛋白质组定量技术#</a> <a href='/topic/show?id=cab712e8746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脑梗死(ACI)#</a> <a href='/topic/show?id=ed8d12e8755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川红中风(CHZF)胶囊#</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873, encryptionId=22d212e87331, topicName=4D无标记蛋白质组定量技术), TopicDto(id=127875, encryptionId=ed8d12e87557, topicName=川红中风(CHZF)胶囊), TopicDto(id=127874, encryptionId=cab712e8746f, topicName=急性脑梗死(ACI)), TopicDto(id=69366, encryptionId=5df56936690, topicName=生物标志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17 09:36:08 CST 2025, time=2025-06-1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rit Care:生物标志物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干预措施的预测效能与临床结局

AKIKI2试验的这项辅助研究表明,在精确的肾脏替代治疗(RRT)启动标准框架下,生物标志物可能既不适合用于指导严重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RRT启动时机,也不适用于评估其肾脏预后。

EAU: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 空间生物标志物

SMA-SB的临床价值可以精准分期与预后,PSMA-SB通过量化全身肿瘤负荷,可区分侵袭性与惰性表型,为治疗分层(如局部强化治疗 vs. 系统治疗)提供依据。

ESC Heart Fail.:中国学者揭示早期运动训练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早期运动可暂时升高NT-proBNP和ET-1,提示存在急性血流动力学应激,但不会改变心肌损伤或纤维化标志物。

Alzheimer’s Dementia:高通量解析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血浆标志物新图谱

p-tau217在AD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显著上调,与CSF结果高度一致。MCI患者中p-tau217升高,炎症蛋白下调。LB患者中Aβ42和FLT1上调,GRN突变携带者中NfL和TDP-43显著升高。

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联合荷兰Jimenez团队《Cancer Cell》:发布泛癌蛋白质组图谱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与西湖大学团队利用 DIA-MS 构建泛癌蛋白质组图谱 TPCPA,覆盖 22 种癌症 999 例样本,识别标志物与靶点,开发分类器并搭建开放平台,助力癌症研究与临床应用。

Cell Res | 红细胞 DNA 残留助力早期癌症精准检测

本研究通过分析红细胞中的 DNA 残留(rbcDNA),为早期癌症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Nat Aging | 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研究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相关途径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血浆蛋白组学分析,识别了与AD相关的蛋白,并开发了一个具有临床相关性的预测模型。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AD的潜在生物学机制,还展示了血浆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检测和治疗决策中的潜力。

BMC Med.:探索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和ESTHER队列的证据

尽管代谢组学研究在揭示潜在的相关病因或病理机制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其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中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能需要更具体和精确的代谢组学表型分析,才能揭示代谢组学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