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创始人被传“男男生子”?世界首次!我国学者创造出可存活到成年的“双父”哺乳动物,打破生殖禁区,但或以折寿为代价

2025-03-03 木白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两个爸爸,一个孩子?还是太超前了!

近期,科技圈和医疗圈被一条推文引爆——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宣布与同性伴侣迎来新生儿。正当广大网友们忙着祝福时,一条离奇传闻悄然发酵:这个早产儿竟是"双雄繁殖"(通过特定生物技术实现的“双父生育”)技术的产物,甚至被称为"首个AGI(人工通用智能)宝宝"

传闻的源头指向奥特曼投资的生育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曾尝试将女性血细胞转化为卵子,虽然尚未成功,但已足够点燃大众对"男男生子"的想象。在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双重风暴的裹挟下,人们既惊叹于科技突破的速度,又对伦理边界产生深深忧虑。

就在舆论沸腾之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伟、周琪、李治琨中山大学骆观正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 Stem Cell发表的重磅研究[1],将这场讨论推向了科学制高点——他们不仅成功培育出成年双父本小鼠,更破解了哺乳动物单性繁殖的终极密码。

图片

 

当生物学遇上“单亲家庭”:

哺乳动物的生殖铁律被打破

 

在自然界,哺乳动物如同被施了“魔咒”——繁衍必须依赖精卵结合,也就是说: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孩子。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想要用两个精子或两个卵子创造生命,仍像试图用左手和左手鼓掌般不可思议。

可研究者们偏不“信邪”,他们想挑战自然法则,让两只鼠爸爸的基因也能孕育出新生命。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双父本胚胎在哺乳动物身上总是发育失败?到底是哪一环节卡住了?

原来,问题出在一种叫基因印记的机制上。简单来说,某些基因的开关必须严格按照“爸爸负责开这个,妈妈负责开那个”的模式运行,而如果全是爸爸的基因,那些原本应该由妈妈激活的基因就会失灵,导致胚胎发育失败。

那么,能不能手动修改这些基因开关,让“两个爸爸”的组合也能顺利繁殖呢?研究团队决定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写这条生殖法则。他们选择了控制着胎盘发育、营养吸收、器官形成等核心生命程序的20个关键印记基因区域,进行移码突变、基因删除和调控区域编辑,试图调整基因表达模式,让父本基因“补上”原本母本负责的功能

这就好比程序员写代码,发现某个功能只能由管理员(妈妈)操作,而普通用户(爸爸)权限不足,那怎么办?他们干脆修改程序,把普通用户的权限也调整成管理员,让他也能执行同样的任务。这一步,就是破解双父本生殖“封印”的关键!

不过,完成基因修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两套父源基因和谐共处。研究团队又开发了一套精妙的"生命积木组装术":

先从精子中提取遗传物质,培养出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然后对这些细胞进行基因编辑,让它们具备双亲功能。

  • 双父本胚胎构建

把编辑过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另一份精子注入到去掉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即“空壳”卵子)中,从而得到一个只包含父本基因的胚胎。

  • 体细胞核转移(SCNT)

把双父本小鼠的细胞核提取出来,移植到新的去核卵细胞里,观察这些双父本小鼠是否能正常发育。

图片

 

基因编辑的“魔法秀”:

印记基因慢慢打开生命“禁区”

 

其实,最初的实验结果让研究人员倍感挫折。

图片
研究人员意识到,问题出在基因印记的失衡上。正常情况下,母本基因和父本基因在调节胎儿生长方面相互制衡——父本基因倾向于促进生长,而母本基因则起到限制作用。但在双父本胚胎中,缺乏母本基因的调控,导致器官过度生长,尤其是胸腔内部的器官异常增大,最终压迫了肺部,使得小鼠无法正常呼吸,导致其在出生后迅速死亡

图片

不过,尽管18KO双父本小鼠在出生时展现出了显著的生理改善,但研究团队很快发现了新的挑战——这些小鼠仍然无法有效吸吮母乳,导致大多数个体在断奶前死亡

 

破解双父本哺乳难题:

从基因修正到自主吃奶

 

在进一步探索导致18KO双父本小鼠吸吮母乳障碍的分子机制时,研究团队注意到Blcap-Nnat 基因座在双父本小鼠中的异常表达。既往研究表明,这个基因和人类某些遗传性颅面畸形有关。基于此,研究人员决定Blcap-Nnat基因座区域的印记调控区(gDMR)删除,看看会发生什么——于是19KO双父本小鼠诞生了!

图片

 

20KO双父胚胎:

纠正印记,重启发育

 

显然,19KO双父本小鼠出现“折寿”代价,或许也是因为存在一个关键的未被纠正的印记区域。

图片

经过纠正的20KO双父胚胎表现出了显著的发育改善。胎盘的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就好比原本狭窄的建筑经过加宽扩建,变得更加宽敞稳固。这种面积的扩增暗示着胎盘拥有了更强的生长和发展潜力

建筑中负责资源运输的核心设施——滋养层细胞,也迎来了“大升级”。这些细胞就像大楼里的高速电梯和高效管道,专门负责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交换。它们比例的提升,意味着这套输送系统更加完善、运转更高效,确保胎儿能够及时获得充足的营养

另外,胎儿血管面积增加,相当于为建筑铺设了更宽阔的走廊,使得血液运输更加顺畅,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更快、更充分地传递到每个角落,从而更好地支持胎儿的正常发育

图片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双父本的小鼠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仍面临显著挑战。那些成功存活至成年的双父本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限制:其平均寿命相当于正常小鼠寿命的60.1%,且所有成年个体均表现出生殖功能完全缺失的特征

这项研究的目标绝非人类生殖,而是探索生命本质。从双父小鼠的诞生到基因编辑的“魔法秀”,每一个环节都似在解一道道生命密码的谜题。虽然这些小鼠的“折寿代价”提醒我们,基因编辑这把“钥匙”在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同时,也得敬畏自然。解开了印记基因这个“封印”,生命之书还有无数密码等待破译。

仍需指出的是,这项研究主要关注了基因编辑对小鼠发育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编辑是否会在其他哺乳动物中产生类似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对人类生殖技术的潜在影响,仍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

 

参考资料:

[1]Li ZK, Wang LB, Wang LY, Sun XH, Ren ZH, Ma SN, Zhao YL, Liu C, Feng GH, Liu T, Pan TS, Shan QT, Xu K, Luo GZ, Zhou Q, Li W. Adult bi-paternal offspring generated through direct modification of imprinted genes in mammals. Cell Stem Cell. 2025 Jan 24:S1934-5909(25)00005-0. doi: 10.1016/j.stem.2025.01.00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87998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328, encodeId=1d3022543288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a2941861a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编辑#</a> <a href='/topic/show?id=b5c936e202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印记基因#</a> <a href='/topic/show?id=d7e4124e549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双父本#</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720, encryptionId=b5c936e2027, topicName=印记基因), TopicDto(id=124754, encryptionId=d7e4124e549e, topicName=双父本), TopicDto(id=41861, encryptionId=da2941861af, topicName=基因编辑)],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03 09:13:43 CST 2025, time=2025-03-0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基因疗法新时代:基因编辑如何改变视网膜疾病治疗格局?

通过将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与视网膜治疗结合,该研究为精准医学在眼科疾病中的转化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视网膜疾病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Nature Medicine:治疗朊病毒疾病:基因编辑带来的曙光

这项研究的成功展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巨大潜力,并让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精准医学的新方向。在科学和医学不断交汇的今天,这项研究无疑是一座里程碑,不仅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也向我们揭示了基因组治疗的无限可能性。

2024年第四届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 | 对话潘登科教授:DPF基因编辑供体猪的培育及亚临床研究

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第四届年会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梅斯医学特邀来自四川省医学科学院的潘登科教授分享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对该领域的认知。

Nature Biotechnology:耐热性GeoCas9与LNP的结合:高效递送与低脱靶风险的体内基因编辑新策略

本研究对 GeoCas9 进行改造,结合脂质纳米颗粒实现高效基因编辑,降低脱靶效应和毒性,为基因编辑治疗提供新方向。

【Leukemia】综述: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优化CAR-T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及性

本文综述 CRISPR 系统在 CAR-T 疗法中的应用,包括优化疗效、规避不良事件、用于通用型 CAR-T 等,讨论挑战及解决方案,为 CAR-T 免疫疗法提供有力基础。

大牛刘如谦,最新Nature Biotechnology:更安全、更有效的基因编辑疗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定向进化系统,用于改进工程化病毒样颗粒(eVLPs)的生产和转导效率。

2024年第四届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 | 对话李大力教授:从实验室到临床,基因编辑技术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梅斯医学特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教授分享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近年来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诺奖加持、基金新宠、转化热点,大数据分析找到“CRISPR基因编辑”切入点和研究策略(2024)

CRISPR/Cas9 研究大数据分析显示,中美研究领先,多医院活跃,有热点基因疾病,论文增长且质量高,在多领域有潜力,未来有望更多突破。

《自然-医学》年度预测发布!2025年,这11项研究或塑造医疗新格局

《自然 - 医学》盘点 2025 年有望塑造医学新局面的 11 项研究,涉及朊病毒病基因药物、乳腺癌筛查、自闭症干预等多领域,介绍各研究内容、团队及预期成果。

Nat Med:基因编辑的新时代 - 先导编辑

PM359的临床试验成功不仅标志着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CGD等遗传性疾病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而且为未来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