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血清素分泌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认知与精神功能研究

2025-05-25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11%的血清素分泌性NET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词汇流畅性受损,20%的患者存在精神障碍,但重度抑郁症患病率较低(3.8%)。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类型,部分患者因肿瘤过度分泌血清素而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等症状。此前有观点认为,外周血清素的过度分泌可能导致其前体色氨酸的耗竭,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清素合成,引发认知和精神症状。然而,这一假说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血清素分泌性NET患者的认知和精神功能,并探讨其与外周血清素代谢的关系。

研究团队对81例转移性回肠NET患者进行了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和精神科访谈,同时采集血液和尿液样本以测定血清素、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浓度。神经心理学测试覆盖记忆、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语言等多个认知领域,采用多变量规范比较(MNC)方法评估认知障碍的患病率。精神症状通过结构化临床访谈(SCID-5-CV)和自评量表(如贝克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此外,研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血清素代谢物与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关联,并校正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NET患者中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11%,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词汇流畅性受损,但延迟记忆回忆未受影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20%,其中以适应性障碍为主(12.5%),而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仅为3.8%。值得注意的是,认知功能与外周血清素、色氨酸或5-HIAA的浓度均无显著关联。与预期相反,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较低的血清血清素浓度和较高的血清色氨酸浓度显著相关,焦虑症状的认知维度也与较高的色氨酸浓度相关。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假设,即外周血清素过度分泌通过色氨酸耗竭导致中枢血清素不足,进而引发精神症状。

图1:纳入与排除的流程图

研究结论表明,尽管部分NET患者存在认知或精神问题,但这些症状无法用肿瘤相关的血清素分泌或色氨酸耗竭机制解释。研究结果提示,NET患者的认知和精神症状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例如肿瘤分泌的其他活性肽或治疗药物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其他潜在机制,如血脑屏障对色氨酸转运的影响或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泌的其他激素的作用。此外,研究强调了标准化神经心理学评估和精神科访谈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管理NET患者的相关症状。

原始出处:

Luijendijk MJ, Tesselaar MET, van Rossum HH, et al. Psychiatric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rotonin producing neuroendocrine tumors.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5;15:17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564, encodeId=12b322665643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11ae42016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神经内分泌肿瘤#</a> <a href='/topic/show?id=0a0b5496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a> <a href='/topic/show?id=254791214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认知功能#</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963, encryptionId=0a0b5496306, topicName=抑郁), TopicDto(id=74201, encryptionId=f11ae42016b, topicName=神经内分泌肿瘤), TopicDto(id=91214, encryptionId=254791214ad, topicName=认知功能)],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y 25 12:05:15 CST 2025, time=2025-05-2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衡道丨干货】2024版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指南更新

《2024 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已正式颁布。本文通过与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对比,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部分内容进行了汇总介绍。

反复腹痛并不是胃肠炎,而是这种除了指甲、头发上不长哪都长的肿瘤?很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赫本却被它夺取了生命!

48 岁赵先生因腹痛确诊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G1)。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发病率上升、遍布全身、临床表现多样及诊断、治疗方法。

病例报告:胃混合性神经-非神经内分泌癌

一例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但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转移性胃混合性神经-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成功进行转换手术: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专家论坛|陈拥军: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外科干预策略

本文基于国内外NETLM的外科治疗策略和我国新近诊治指南内容,结合NETLM流行病学特点及笔者所在临床中心诊疗经验,重点讨论现阶段NETLM的外科干预策略。

免疫组化系列 || INSM1

本文介绍 INSM1 理论知识,包括同义缩写、阳性定位等,阐述其作为锌指转录因子的特征,表达情况及在多类肿瘤诊断、病情判断中的应用。

【指南与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

2025年版指南对2022年版指南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及修订,并进一步扩充了除胸部和胃肠胰以外的NENs,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及Merkel细胞癌的诊治推荐。

对话大咖|赵东兵教授解读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识别、诊断与治疗进展!

【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赵东兵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识别、诊断及治疗进展,为当前临床诊疗中面临的困境指明方向。

European Radiology:小于 2cm胰腺导管腺癌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参数MRI放射组学特征鉴别

最近,放射组学作为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出现,可对图像进行定量检查,产生比肉眼可见的更多信息。

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检出MEN1 c.587delA胚系杂合变异,确诊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本文报告了一例患有胰岛细胞瘤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 14 岁男性病例。

体检查出“小肠息肉”,切开一看医生倒吸一口凉气:竟是癌中“变脸王”!

35 岁小林普通肠镜查出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G2 级。介绍该肿瘤发病率上升、遍布全身、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依多方面,治疗方式多样,多学科整合可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