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2025-01-15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虽然MMA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预后仍然较差,特别是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难以逆转。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或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代谢障碍疾病,主要由编码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或其辅酶钴胺素(即维生素B12,cbl)的相关基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导致了体内特定氨基酸和奇数碳脂肪酸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甲基丙二酸无法正常转化为琥珀酰辅酶A,从而在体内蓄积,造成多系统、多器官损伤。
MMA根据缺陷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MCM缺陷(mut型),包括完全缺陷(mut0)和部分缺陷(mut-);以及钴胺素代谢障碍,后者又细分为多种类型,如cblA、cblB、cblC等,其中cblX为X连锁隐性遗传,其余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依据是否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MMA又可分为单纯型和合并型两种生化类型,在中国患者中,合并型占大多数。
MMA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从新生儿期至成年期都可能出现病症。新生儿期的表现尤为严重,可能包括呕吐、喂养困难、高血氨、酸中毒等症状,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或永久性的脑损伤。长期存活的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癫痫发作、贫血、心肌病等多种并发症。
由于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确诊MMA通常需要依赖生化代谢检查和基因检测。新生儿筛查中的丙酰肉碱水平增高可能是早期提示。进一步的确诊手段包括尿有机酸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维生素B12负荷试验、影像学检查、酶活性检测以及基因检测等。
治疗目标是维持代谢平衡,防止失代偿,并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急性期治疗重点在于纠正代谢紊乱和支持重要器官功能。对于不同类型的MMA患者,治疗方法有所差异:
1.维生素B12有效型:可通过定期补充羟钴胺进行治疗。
2.维生素B12无效型: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考虑肝移植作为潜在治疗方案。
3.合并型MMA:除了常规支持疗法外,还应使用甜菜碱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可添加卡谷氨酸以处理继发性高氨血症。
此外,肝移植和基因治疗也被探索用于改善MMA患者的预后。尽管目前存在一定的挑战,比如手术风险、供体短缺及免疫抑制剂使用等问题,但这些方法展现了未来治疗的可能性。
虽然MMA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预后仍然较差,特别是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难以逆转。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医学界正在积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例如基因疗法和其他干细胞疗法,期望能够实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针对单基因遗传病的有效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汪治华,刘超,李玛丽. (2024). 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39(12), 911-91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甲基丙二酸血症#
3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