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Kidney J: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接受透析期间卒中风险与常人无显著差异

2025-05-13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ADPKD患者接受透析期间卒中风险(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与非ADPKD患者无显著差异。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遗传性系统性疾病,常伴随颅内动脉瘤(ICA),可能增加出血性卒中风险。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时,卒中风险较非透析人群高2倍以上,但ADPKD作为潜在病因对卒中风险的影响尚不明确。既往研究多关注ICA破裂与ADPKD的关联,但对透析患者的卒中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及风险差异缺乏大规模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通过法国全国性队列数据,分析ADPKD透析患者的卒中风险,为临床筛查策略提供依据。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分析,基于法国肾脏病流行病学信息网络(REIN)和国家健康数据系统(SNDS),纳入2015-2019年间开始透析的40,980例成年患者(ADPKD 5.3% vs 非ADPKD 94.7%)。卒中事件通过ICD-10编码识别,包括缺血性(G45、G46、I63)和出血性(I60、I61)卒中。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DPKD与卒中风险的关联,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心血管病史、BMI及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数据缺失通过多重插补处理,敏感性分析排除糖尿病患者,并联合卒中相关死亡事件验证结果。

研究结果​​

1.总体卒中风险​​

· 中位随访2.39年,共1549例卒中事件(缺血性74.1%,出血性18.1%),总发病率为1.58/100人年(95% CI 1.51-1.70)。

· ADPKD患者:44例(2.0%)发生卒中,其中缺血性占35%,出血性占35.7%(含蛛网膜下腔出血7.1%);非ADPKD患者卒中风险为1.62/100人年,ADPKD为0.89/100人年(HR=0.77,95% CI 0.57-1.43,P=0.08)。

2.亚组分析​​

· 缺血性卒中:ADPKD患者风险较非ADPKD降低35%(调整后HR=0.65,95% CI 0.45-0.96),腹膜透析患者风险高于血液透析(HR=1.29,95% CI 1.07-1.54)。

· 出血性卒中:ADPKD患者风险未显著升高(调整后HR=1.40,95% CI 0.85-2.29),糖尿病(HR=1.44)和心血管病史(HR=1.41)为主要风险因素。

3.敏感性分析​​

· 排除糖尿病患者后,ADPKD与卒中风险无显著关联(HR=0.88,95% CI 0.64-1.21)。

· 腹膜透析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仍显著(HR=1.11,95% CI 0.85-1.45)。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透析患者的卒中风险研究设计及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首次通过全国性数据证实,ADPKD患者接受透析期间卒中风险(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与非ADPKD患者无显著差异。ADPKD患者出血性卒中比例较高(38.6% vs 17.0%),但未达统计学差异,可能与ICA筛查普及或随访时间较短有关。研究支持对ADPKD透析患者采取与非透析患者相似的卒中筛查策略,无需因透析方式调整ICA监测强度。局限性包括未纳入抗凝治疗数据及ICA筛查史,未来需延长随访并整合药物使用信息以优化风险评估。结论为临床管理ADPKD透析患者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原始出处:

Cerasuolo D, Tejeda-Reyes D, Couchoud C, Guerrot D, Touré-Diabira F, Vacher-Coponat H, Lobbedez T, Morello R, Béchade C, Guittet L. Stroke risk in ADPKD patients treated by dialys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Clin Kidney J. 2025 Feb 19;18(4):sfaf028. doi: 10.1093/ckj/sfaf028. PMID: 40207103; PMCID: PMC1197652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813, encodeId=5f4622648136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64035999c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卒中#</a> <a href='/topic/show?id=d55248608a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5999, encryptionId=b64035999ca, topicName=卒中), TopicDto(id=48608, encryptionId=d55248608ab, topicName=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13 10:47:26 CST 2025, time=202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Heart:视网膜血管纹路预测卒中事件

视网膜血管分析是一种无创的卒卒中险评估筛查方法,优于传统的风险分层模型。该研究发现的29个新的视网膜指标为脑卒中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Brain:CXCR3介导的自然杀伤细胞浸润加剧脑出血后的白质损伤

CXCR3通过介导NK细胞向出血脑组织的迁移,加剧了白质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CXCR3缺失或拮抗显著减少了NK细胞的脑内聚集和IFN-γ分泌,改善了运动功能和白质完整性,为ICH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JAHA:无症状心肌梗死与卒中复发风险

临床明显的心肌梗死(MI)史是卒中复发的已知危险因素。在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无症状心肌梗死与卒中复发相关。针对这一人群量身定制的预防策略值得进一步调查。

JACC-CardioOncology:恶性肿瘤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出血之间的关联

与无癌症对照者相比,房颤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卒中风险相似,但出血风险较高,提示恶性肿瘤不应降低房颤抗凝治疗的阈值。

The Lancet Neurology:阿哌沙班与阿司匹林对隐匿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作用比较

对于隐匿性房颤患者,尤其是具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人群,阿哌沙班显著降低了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但同时伴随较高的出血风险。在3.5年随访中,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绝对降低了7%。

【综述】卒中后睡眠障碍及其信号分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笔者从PSSDs患者睡眠模式的变化以及睡眠障碍的类型及其信号分子变化的角度探究PSSDs发生的可能机制,以期为卒中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综述】肠道菌群对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调节作用和治疗潜力

笔者综述了肠道菌群对卒中后胃肠功能的作用,探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卒中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性,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JNS:非药物干预对卒中后疼痛患者有益

非药物治疗有利于减轻脑卒中后疼痛。

【论著】五种昏迷评估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对比研究

本研究拟对重症卒中患者进行GCS、GCS-P、GPCS、FOUR和CRS-R 5种量表评分,比较各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JAMA:约1/5患者10年内或再次中风,可能性显著升高!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轻型卒中病史的患者,后续发生卒中的累积风险持续走高。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采取长期卒中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