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普通感冒后,孩子突然尿少、脸肿、眼黄!医生一查:是致命罕见病惹的祸!

2025-06-30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5 岁患儿乐乐发烧后出现溶血性贫血、急性肾损伤及血小板减少,经检测确诊为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该病罕见,多因遗传或补体异常引发,依库珠单抗等靶向治疗可改善病情。

5岁的乐乐(化名)是个爱笑的孩子,可这次发烧后,妈妈怎么都高兴不起来。最开始只是低烧、咳嗽、食欲下降,家里人以为是普通病毒感染,吃了点药休息两天就过去了。可没想到,第五天开始,乐乐突然变得极度乏力,不肯下床,尿也明显变少。妈妈注意到他眼白发黄、脸也肿了起来,吓得连夜带孩子去了医院。

抽血一查,医生脸色变了——血红蛋白只有60g/L,血小板不到5万,肌酐升高,LDH显著升高,外周血涂片还发现大量碎裂红细胞!“小孩溶血性贫血、急性肾损伤,还伴血小板减少,怀疑是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但不是常见的那种……”

进一步的ADAMTS13活性检测正常、补体C3显著降低、CFH基因检测发现突变位点——确诊为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

什么叫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typical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aHUS),也称家族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损伤和血小板减少三联征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综合征,极其罕见。它与更常见的称为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疾病截然不同,后者由产生大肠杆菌的志贺毒素 (Stx HUS) 引起,通常是食源性的。大多数 aHUS 病例是遗传性的,尽管有些可能是由于自身抗体或未知原因(特发性)而发生的。

临床表现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起病年龄范围广泛,可从出生前(产前)一直到成年。尤其在婴幼儿中,aHUS 常常突然发作,且常见于感染之后,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之后。若在胃肠炎后起病,容易与由志贺毒素(Stx)引起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典型 HUS)混淆。aHUS 的典型三大临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损伤。虽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这三项,但并非每例都有完全表现。

肾脏是最常累及的器官,其损伤程度可轻可重,急性期常出现血尿、蛋白尿和严重高血压,随着疾病反复发作,肾功能可能逐渐恶化,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高血压在aHUS中非常常见,可由肾脏损伤或微血栓引起的缺血所致,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

除肾脏外,aHUS 还可能波及大脑、心脏、胃肠道、肝脏及肺等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因受累系统而异。神经系统可出现复视、嗜睡、面瘫、癫痫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或昏迷;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肌病和心梗;胃肠道可能有出血;肺部则可能出现肺出血或肺水肿。多器官损伤提示病情严重,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诊断

诊断 aHUS 很复杂,因为没有家族病史就更难确定。与 aHUS 相关的诊断标准是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碎时的贫血)、血小板计数低(血小板减少症)和肾功能障碍。aHUS 被认为是遗传性的,如果同一家庭的两个或多个成员至少相隔六个月受到疾病的影响,并且已排除暴露于常见的触发传染因子,或者当在其中一个中发现致病突变时已知与 aHUS 相关的基因,与家族史无关。

尽管 30-50% 的 aHUS 患儿可能有腹泻,但 aHUS 患者不会出现 Stx HUS 发作的侵袭性和血性腹泻。没有血性腹泻,产生志贺毒素-E 的粪便培养阴性。与 HUS 相关的大肠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 0157:H7)、进行性病程和肾病综合征的先前表现,如积液引起的肿胀(水肿)、尿液中存在血液(血尿)、蛋白质过多尿液中的白蛋白(蛋白尿)和血清中的白蛋白减少(低白蛋白血症)以及血压显着升高是提醒儿科医生和肾脏专家(肾病学家)可能诊断为 aHUS 的特征。

图片

治疗

aHUS 的治疗应由熟悉其复杂病程的多学科团队进行管理,通常包括儿科或内科医生、肾病专科医生、重症医学专家、护士、营养师和社会工作者。早期治疗以支持性措施为主,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控制高血压(使用血管扩张剂)、在血红蛋白低于7 g/dl时输血,尽量避免输注血小板。若伴有急性肾损伤,可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2011年FDA批准了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该药是一种抗C5单克隆抗体,能有效阻断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显著改善血液指标并逆转肾损伤。此后,它成为儿童和成人 aHUS 的一线治疗。2019年,FDA又批准了长效C5抑制剂Ultomiris(ravulizumab-cwvz),用于1个月及以上患者,具有更长的给药间隔。

在靶向治疗出现前,血浆疗法是传统主要手段,包括新鲜冷冻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复发率高,部分患者仍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血浆置换还用于清除自身抗体或致病因子,尤其适用于存在H因子抗体的患者,常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肾移植对某些晚期患者是可选方案,但复发风险高,特别是未进行补体基因筛查者。移植前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可评估复发风险,尤其在考虑活体捐赠时尤为关键。对于因DGKE基因突变所致的aHUS,eculizumab疗效尚不明确,部分此类患者接受肾移植后未发生复发,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补体异常无关。

参考资料:

1.Kaplan BS. Inherited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In: NORD Guide to Rare Disorders.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3:690-91.

2.Brodsky RA. Complement in hemolytic anemia. Blood. 2015;126:2459-2465.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82375

3.Licht C, Ardissino G, Ariceta G, et al. The global aHUS registry: methodology and initi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BMC Nephrol. 2015;16:207.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7492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431, encodeId=06cc22e1431a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4b6665036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溶血性贫血#</a> <a href='/topic/show?id=a9de99303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503, encryptionId=34b6665036b, topicName=溶血性贫血), TopicDto(id=99303, encryptionId=a9de9930377, topicName=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30 10:58:07 CST 2025, time=2025-06-3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lood:抑制补体C1s可显著缓解冷凝集素病患者的溶血性贫血

冷凝集素病是一种难以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其免疫球蛋白M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并固定补体,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溶血。抗C1s抗体sutimlimab(苏替莫单抗)是否可缓解溶血性贫血?Ulrich Jager等人开展了一Ib期临床试验,招募了10位冷凝集素病患者,予以10 mg/kg苏替莫单抗的测试剂量,随后1-4天予以60 mg/kg的全剂量,并额外用药3周(60 mg/kg·周)。无药物相关的严重

2017 BCSH指南:药物引起的免疫以及二次免疫溶血性贫血的管理

2017年4月,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CSH)发布了药物引起的免疫以及二次免疫溶血性贫血的管理指南,指南主要为二次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管理提供专业指导。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临床最常见的获得性溶血性疾病之一。不同类型AIHA之间在发病率、病因、发病机制、溶血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存在异质性。近年,关于冷抗体型AIHA、直接Coombs试验阴性AIHA以及AIHA溶血机制的认识逐渐清晰,利妥昔单抗越来越多用于AIHA治疗,其疗效及安全性获得肯定,补体抑制剂等新药也被尝试用于治

Blood:AG-348可以增强丙酮酸激酶缺陷患者红细胞的丙酮酸激酶活性。

丙酮酸(PK)缺陷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疾病,引发慢性溶血性贫血。目前还没有PK缺陷的靶向治疗方法。AG-348是一种小分子变构激活剂,可以激活野生红细胞丙酮酸激酶和与溶血性贫血相关的突变酶。本文中,作者详细介绍AG-348,一种PK的变构激活剂,目前正在进行治疗PK缺陷的临床试验。AG-348可以提高野生型和PK突变酶以及体外培养的患者红细胞的PK激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G-348可能具有恢复PK缺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溶血)超过骨髓代偿时发生的贫血。国外资料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为规范我国AIHA的诊治,经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专家讨论,特制订本共识。

AJH:苏替单抗可有效预防接受大手术冷凝集素疾病患者溶血性贫血的恶化

冷凝集素(CAs)是一种自身抗体,通常属于IgM类,直接针对红细胞(rbc)上表达的表面蛋白。

乳房扁平苔藓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例

患者女,25岁,汉族,因右侧乳房紫红色扁平丘疹伴瘙痒3月余,于2016年5月至广东省中医院就诊。

FDA批准Pyrukynd治疗成人溶血性贫血

FDA本周四批准 Agios Pharmaceuticals 的 Pyrukynd (mitapivat) 用于治疗患有丙酮酸激酶 (PK) 缺乏症的成人溶血性贫血,且无论输血状态如何。

“总是被夸皮肤白,但每次发烧我就变黄!”医生一查:不是肝炎,是从妈妈那遗传来的!

7 岁女孩反复发烧后黄疸,确诊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其母为携带者。该病由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引起,表现为贫血、黄疸等,治疗包括补充叶酸,必要时切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