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ACS Nano:磷酸胆碱纳米酶可作为通用细胞外囊泡探针检测膀胱癌

2024-07-15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南开大学刘定斌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胆碱磷酸接枝铂纳米酶(Pt@CP)作为构建高通量和高灵敏度免疫测定的通用EV探针,允许对用于BC检测的uEV蛋白标记物进行多重分析。

尿细胞外囊泡(uEVs)被认为是膀胱癌症(BC)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潜在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然而,uEV的检测在技术上仍然具有挑战性,因为它们在真实样本中具有巨大的异质性,同时丰度非常低。

在此,南开大学刘定斌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胆碱磷酸接枝铂纳米酶(Pt@CP)作为构建高通量和高灵敏度免疫测定的通用EV探针,允许对用于BC检测的uEV蛋白标记物进行多重分析。在Pt@CP免疫测定中,三种uEV蛋白标记物(MUC-1、CCDC25和GLUT1)可用于鉴定BC,通过这些标记物,研究可区分BC病例(n=48)、膀胱炎患者(n=27)和健康供体(n=24)(曲线下面积=98.3%)。对于术后BC病例(n=9),Pt@CP基免疫分析可以报告膀胱镜检查无法观察到的术后残余肿瘤,这对评估BC复发具有临床意义。这项工作为EV检测提供了高灵敏度,促进了基于EV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相关工作以“Choline Phosphate-Grafted Nanozymes as Universal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bes for Bladder Cancer Detection”为题发表在ACS Nano

图片

【文章要点】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允许模板分子预先结合到纳米酶的活性位点,然后通过表面聚合反应在纳米酶上包封一层功能聚合物。去除模板后,纳米酶的活性位点可重新暴露于其他模板分子,以进行高选择性和灵敏的检测。有鉴于此,作者在此报道了一种胆碱磷酸酯(CP)接枝铂纳米酶(Pt@CP),可作为构建EVs免疫测定的通用探针,其中Pt@CP可以通过安装在纳米酶上的CP和EV膜上的“CP反向”磷脂酰胆碱(PC)之间的非特异性多价相互作用快速吸附到EV表面(图1)。

图片

图1 Pt@CP

PC是磷脂中含量最丰富的头部基团,也是EV的基本成分。考虑到EV表面PC的丰度远高于膜蛋白的丰度,大量Pt@CP探针可以与EV表面结合以产生更强的信号,用于精确定量BC分泌的uEV的量。同时,CP是具有防污效果的两性离子部分,因此避免了Pt@CP在测定基质上的非特异性吸附。因此Pt@CP免疫测定展现出了高信号背景比的性能,可以满足痕量EV生物标志物检测的要求(图2)。此外Pt@CP在临床环境中可与现有的常规ELISA仪器兼容,无需复杂的程序和专业的劳动力,这意味着临床转化的巨大前景。

图片

图2 基于Pt@CP构建免疫测定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0028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15036, encodeId=4baf22150367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43a85e94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膀胱癌#</a> <a href='/topic/show?id=3c3a116659a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尿细胞外囊泡#</a> <a href='/topic/show?id=dad71166604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胆碱磷酸接枝铂纳米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659, encryptionId=3c3a116659a0, topicName=尿细胞外囊泡), TopicDto(id=116660, encryptionId=dad711666045, topicName=胆碱磷酸接枝铂纳米酶), TopicDto(id=85794, encryptionId=843a85e9421, topicName=膀胱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15 15:49:28 CST 2024, time=2024-07-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这一指标,为VIRADS评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风险分层!

自2008年发布以来,VIRADS已经经过了多项研究的验证。但是,由于每个分析中包含的单个研究的显著异质性,很难得出VIRADS完整验证。

Eur Urol Oncol:循环肿瘤DNA状态可预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疾病分期和不良预后

研究人员评估了 RC 前的 ctDNA 状态是否能预测病理和肿瘤结果。结果发现,检测到的 ctDNA 可预测结节受累、局部晚期疾病和疾病复发。

Eur Urol:中国学者---膀胱肿瘤的经尿道整体切除术与标准切除术比较

研究人员分析了与SR相比,ERBT 是否能改善 NMIBC 患者的1年复发率。结果发现,在≤3厘米的NMIBC患者中,ERBT与SR相比可显著降低1年复发率。

膀胱癌根治性术后的预后评估(基于HALP的评分)

膀胱癌根治性术后的预后评估(基于HALP的评分)

苏州大学最新ACS Nano:利用核素标记正交纳米探针成像和降期治疗膀胱癌

研究员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剂,通过将粘膜穿透、减少脱靶效应和内照射治疗整合到纳米药物中,用于癌症膀胱降期和保留膀胱治疗。

论文解读 | Jinyong Luo教授团队揭示甘草次酸在膀胱癌细胞中的抗癌作用及与化疗药物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

文章旨在探究甘草次酸对人膀胱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甘草次酸作为膀胱癌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提高现有化疗药物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指南与共识】| 膀胱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4年版)

本共识将在国内膀胱癌领域学术会议上进行宣讲。计划每两年更新一次,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Eur Urol Focus: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的无菌水与甘氨酸溶液冲洗效果比较

研究人员比较了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BRT)的非肌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使用无菌水与甘氨酸溶液冲洗的肿瘤治疗效果。结果发现,无菌水灌洗与甘氨酸灌洗相比,其复发率和进展率更高。

前列腺突入膀胱与膀胱癌鉴别诊断评分(BCa-IPP 评分系统)

前列腺突入膀胱与膀胱癌鉴别诊断评分(BCa-IPP 评分系统)

病理干货 | 膀胱癌患者为什么要做FISH检测?

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