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终结二次开颅!MethyLYZR让脑肿瘤手术进入“分钟级诊断”时代

2025-03-04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发表于陕西省

《Nature Medicine》研究推出 MethyLYZR 系统,借纳米孔测序与贝叶斯算法,15 分钟精准识别 91 种脑肿瘤,契合手术决策窗口,引领癌症诊疗进入分子导航时代。

引言

在神经外科手术室的无影灯下,一场关乎生死的精准博弈正在上演。医生手中的手术刀距离脑肿瘤仅毫米之遥,却面临世纪难题:该切除多少组织才能根治肿瘤,又不损伤掌控语言、运动的脑区?传统病理诊断需要4-7天的漫长等待,而术中冷冻切片(Frozen p)仅能识别13种肿瘤类型——这相当于要求侦探仅凭指纹片段破案。

2月28日《Nature Medicine》发表的突破性研究“Rapid brain tumor classification from sparse epigenomic data”,给出了颠覆性答案:一种名为MethyLYZR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解析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的分子密码,仅需15分钟即可精准识别91种脑肿瘤类型,准确率高达94.5%。这项技术将纳米孔测序(Nanopore Sequencing)与朴素贝叶斯算法(Naive Bayesian Algorithm)结合,即使在98%基因组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仍能像拼图大师般从稀疏的甲基化信号中还原真相。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真实手术场景的10例验证中,该系统从获取肿瘤样本到完成诊断仅需55分钟,完全匹配手术的「黄金1小时」决策窗口。当传统病理还在显微镜下寻找细胞异形时,MethyLYZR已通过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微量游离DNA(cfDNA),提前锁定脑干肿瘤的分子亚型,甚至区分出乳腺癌、肺癌的脑转移病灶。这项技术不仅让「术中实时精准切除」成为可能,更将推动癌症诊疗从「形态观察」跃入「分子导航」时代。

此刻,一场静默的医疗革命正在全球30家顶级医院展开临床试验。当AI解码基因的速度超越手术刀的落下,我们或许正站在「癌症可愈化」的历史拐点——在这里,每一分钟的缩短都是生命的延伸,每一次精准诊断都是对死神的重拳出击。

图片

生死时速:脑肿瘤手术的“黄金60分钟”

当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触及脑肿瘤时,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悄然开始。从获取活检样本到决定切除范围,医生仅有不到1小时的“黄金窗口期”。然而,现有的分子诊断技术需要4-7天才能出结果,术中快速冷冻病理(Frozen p)也只能识别13种肿瘤类型。传统分子诊断平均耗时4天,术中冷冻病理准确率仅覆盖13%的已知脑肿瘤类型。

这种时间差导致约30%的患者面临二次手术风险。研究团队在手术室旁设立实验室,用纳米孔测序仪(Nanopore Sequencing)捕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信号,却发现海量数据难以实时处理——直到他们开发出颠覆性的AI算法。

分子指纹破译术:纳米孔里的“DNA快照”

每个脑肿瘤细胞都携带独特的甲基化标记(DNA Methylation),如同分子指纹。第三代纳米孔测序仪能在数分钟内读取这些标记,但其产生的数据犹如散落的拼图碎片。单次测序仅覆盖2%的基因组,但产生超42万个甲基化位点数据。

传统机器学习模型需要高性能计算机处理数小时,而手术台上的时间以分钟计算。研究团队另辟蹊径,选择朴素贝叶斯算法(Naive Bayesian Framework)——这种曾被质疑“过于简单”的模型,却成为处理碎片化数据的完美解决方案。

图片

MethyLYZR在稀疏甲基化数据上进行实时脑肿瘤分类的核心技术框架(Credit: Nature Medicine

AI的“直觉判断”:贝叶斯算法如何化繁为简

想象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仅凭几个关键线索就能锁定嫌疑人。MethyLYZR正是这样的“分子侦探”:

快速学习:基于全球2801例肿瘤样本的甲基化数据库(涵盖91种脑肿瘤)

动态拼图:每新增一个甲基化标记,自动更新概率排名

抗干扰设计:即使75%数据缺失,仍保持94.5%的准确率

临床战场实录:10台手术验证的“智能助手”

在实验中这项技术展现了惊人潜力:

22分钟完成DNA提取(DNA Extraction)

18分钟制备测序文库(Library Preparation)

15分钟纳米孔测序分析从获取组织到AI诊断,全程压缩至55分钟,完美契合手术时间线。

液体活检新突破:脑脊液里的“肿瘤踪迹”

当肿瘤位于脑干等危险区域时,连活检都难以实施。研究团队将技术拓展至液体活检领域,通过分析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中的游离DNA(cfDNA):

检测下限:肿瘤细胞占比≥10%

准确识别脑膜转移癌(Metastasis)

成功区分17例儿童脑肿瘤亚型

癌症诊疗的“通用解码器”

当模型扩展至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的脑转移病灶时:

转移癌识别准确率:88.76-90%

肉瘤(Sarcoma)分类准确率保持94.5%

未来可整合MRI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多模态数据

AI如何重塑手术室

这项突破不仅关乎技术革新,更预示着医疗范式的转变:

决策革命:实时分子诊断指导精准切除范围,使全切率提升23%

资源优化:单台设备即可运行,适合基层医院(总设备成本<$50,000)

全球共享:训练数据库已开源(GitHub开源代码),加速临床转化

从实验室到手术室,MethyLYZR用AI算法改写了癌症诊疗的时间维度。当15分钟诊断成为常态,更多患者将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时机。

这项技术正如其名“lyzr”(希腊语“解谜者”),正在揭开精准医疗的新篇章——在这里,每一分钟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每一次诊断都是与死神的精准博弈。

参考文献

Brändl B, Steiger M, Kubelt C, Rohrandt C, Zhu Z, Evers M, Wang G, Schuldt B, Afflerbach AK, Wong D, Lum A, Halldorsson S, Djirackor L, Leske H, Magadeeva S, Smičius R, Quedenau C, Schmidt NO, Schüller U, Vik-Mo EO, Proescholdt M, Riemenschneider MJ, Zadeh G, Ammerpohl O, Yip S, Synowitz M, van Bömmel A, Kretzmer H, Müller FJ. Rapid brain tumor classification from sparse epigenomic data. Nat Med. 2025 Feb 28. doi: 10.1038/s41591-024-03435-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02183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469, encodeId=206222544699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ba485016c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脑肿瘤#</a> <a href='/topic/show?id=073d124e82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ethyLYZR#</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782, encryptionId=073d124e820e, topicName=MethyLYZR), TopicDto(id=85016, encryptionId=6ba485016cd, topicName=脑肿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r 03 23:28:40 CST 2025, time=2025-03-0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Eur J Radiol:放射组学实现恶性脑肿瘤分类和Ki-67标记指数的无创预测

放射组学的出现,能够从诊断图像中提取和分析大量的定量成像特征,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CMI:苏州大学时玉舫/邵常顺发现颅内恶性肿瘤更有效免疫治疗的靶点!

该研究表明靶向糖皮质激素受体- CCR8轴介导的骨髓T细胞隔离增强了颅内肿瘤中抗肿瘤T细胞的浸润。

European Radiology:3T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在脑肿瘤中的应用

研究显示,3.5 ppm时的磁化传递比不对称(MTRasym),也被称为酰胺质子转移信号强度(APT-SI),主要与组织中酰胺质子浓度有关,并取决于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pH和温度。

Investigative Radiology:如何改善3T MRI的脑肿瘤显示及诊断?

虽然MRI对转移灶的敏感性优于CT或PET/CT,但小病灶(<5毫米)仍可能被遗漏,这对预后、全脑放疗和靶向放疗的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规划以及靶向生物制剂的使用都有重大影响。

蔡林波教授:返校复学降低脑肿瘤幸存患儿放疗后的晚期认知副作用

本团队回顾调查了部分脑肿瘤幸存患儿的返校复学情况,并对比分析放疗后5年内返校复学幸存患儿与未返校复学幸存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分析出哪些因素影响返校入学,以便为不同患儿提供专业的返校复学建议和预测。

Radiology:基于图像到图像转换的脑肿瘤MRI定量脑血容量图像合成标准

生成对抗网络 (GAN)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框架,它从一组训练数据中学习映射,并生成与训练数据具有相同特性的合成数据。

钱朝南教授组稿|刘启勇:精准脑部伽马刀放疗的应用进展

本期「专家组稿」由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钱朝南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刘启勇教授共同分享《精准脑部伽马刀放疗的应用进展》,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European Radiology:在脑肿瘤诊断中实现多参数MRI放射组学特征的成像和计算重现性

由于放射组学因素可以通过多个过程提取,其可重复性依赖于成像采集 (成像数据可重复性)、成像分割 (图像分割可重复性)、特征提取 (计算统计可重复性) 和透明报告 (检索可重复性)。

European Radiology:动脉自旋标记MRI的脑肿瘤监测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CBF的量化是在灌注数据后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额外步骤,这会干扰放射科医生或放射技师的工作流程,甚至在需要额外获取后处理工具。

Nat Med:颅骨骨髓竟然存在大量免疫细胞!作为潜在来源,可针对脑肿瘤建立新型免疫治疗

该研究发现脑肿瘤患者颅骨骨髓中有 T 细胞,具抗肿瘤能力且与患者预后正相关,为脑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方向,强调探索激活机制及对治疗方案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