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适当饿一饿,真能更长寿!

2025-07-16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研究证实适度饥饿有益健康,可激活细胞自噬、改善代谢,动物实验显示其能延长寿命,或成健康策略。

在现代社会,饮食过剩成为健康隐患之一,而“适当饿一饿”这一古老智慧,正逐渐被科学研究所证实。

2017年,《细胞代谢》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揭示,适度的饥饿能够激活细胞自噬机制,促进身体内废物和损伤物质的清除,进而改善细胞功能,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探索饮食与衰老、疾病防控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细胞自噬,简单来说,是细胞的“清洁工”系统,通过分解和回收受损或多余的细胞组分,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适当的热量限制,甚至短暂的饥饿状态,能够有效激活这一机制,帮助机体清理代谢垃圾,优化细胞代谢功能。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支持这一理论的还有CALERI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Long-term Effects of Reducing Intake of Energy)项目。

这项历时两年的人体长期饮食限制研究,招募了218名受试者,要求他们每天摄入相当于身体所需75%的能量,即维持七八分饱的状态。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受试者不仅体重明显下降,血糖、血脂和血压也有显著改善,心理状态同样趋于稳定。

这表明,适度限制热量摄入,既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反而有助于延缓衰老和预防多种代谢疾病。

更令人兴奋的是,2024年5月《Science》发表的一项动物实验,为饥饿与延寿机制提供了深度分子证据。

图片

研究团队对果蝇进行了饥饿刺激,随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含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高低不同的食物。

结果显示,经历饥饿感的果蝇寿命明显延长,平均寿命约为普通饮食组的1.5倍。

研究进一步揭示,饥饿通过调控神经元中的组蛋白修饰,减缓了衰老进程,指出了饥饿影响寿命的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深入解读了饥饿信号如何通过表观遗传学途径影响神经系统,从而调节全身代谢和寿命。

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饮食限制生物学效应的认识,也为未来开发以调控组蛋白修饰为靶点的抗衰老干预手段开辟了新方向。

总的来说,适当的饥饿状态并非令人恐惧的饥荒,而是激发身体自我修复与优化的自然信号。

无论是细胞层面的自噬激活,还是神经系统的表观遗传调控,适度的热量限制都在延缓衰老和促进健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未来,合理科学的饮食调控或将成为提升人类健康寿命的重要策略。

我们不妨从今天开始,学会“适当饿一饿”,给身体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迎接更健康的未来吧!

参考文献:

DOI: 10.1126/science.ade166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695, encodeId=ff7b22e36955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dd5e8010f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细胞自噬#</a> <a href='/topic/show?id=f7991286262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适度饥饿#</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8010, encryptionId=1dd5e8010f5, topicName=细胞自噬), TopicDto(id=128626, encryptionId=f7991286262d, topicName=适度饥饿)],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l 17 10:29:54 CST 2025, time=22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2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Cell Death Dis:Atg7依赖性自噬的破坏导致电能动性干扰、外毛细胞丢失和耳聋

Atg7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子,在典型的非选择性自噬中起着重要作用。

Cell Death Differ:DAPK3激活ULK1依赖性自噬作用抑制胃癌的发生发展

细胞增殖与细胞死亡之间的平衡失调是恶性肿瘤的一个主要特征,能导致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和耐药性的产生。细胞凋亡和自噬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两种形式,对细胞的命运至关重要,并在组织和生物体内的动态平衡中起着至关

AGING CELL:喜欢高糖饮食?自噬蛋白p62帮助你降低健康风险

美国人习惯消费的是非常高血糖的饮食,而且全世界消费这些饮食的趋势正在增加。与食用这种高血糖饮食相关的是,许多主要的年龄相关衰弱的风险显著增加

Autophagy:治疗神经痛的新希望:联合激活自噬和抗氧化反应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最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它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病变或疾病所引起的直接后果。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四大症状是触摸痛、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和感觉异常。

Cell Death Differ:PIWIL2通过与IKK相互作用调节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发生

食道癌作为全球第八大最普遍的癌症类型,也是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食道腺癌(EAC)和食道鳞状细胞癌(ESCC)是食管癌的两种常见组织学亚型。ESCC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更为普遍(>9

Cell Death Dis:FGF21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自噬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在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研究建议:少吃点,身体真会老得更慢!

《科学》研究显示,减少热量摄入可改写衰老基因,延长小鼠寿命达 35%。适度饥饿激活自噬,还与生物钟有关。此外,适度热量限制有益代谢、大脑及免疫系统,科学饮食是关键。

「国自然中标热点方向」第8名的“自噬”,究竟有怎样的魅力?一文了解自噬经典研究思路

2021年国自然医学部有关细胞自噬的课题达到358项,可见自噬仍是国自然的热点之一。今天以一篇文章解读一下“炎症性相关疾病中的自噬”在课题设计中研究思路。

Adv Sci:徐美东教授团队发现TAOK3在食管癌耐药中起关键性作用

STE20蛋白激酶家族中重要成员TAOK3可以通过对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C的S4588磷酸化修饰,促进组蛋白甲基转移酶KMT2C与转录因子ETV5的结合和核转位,从而影响下游分子IRGM的转录和表

Br J Cancer:靶向细胞自噬作用改善乳腺癌治疗中PARP抑制剂耐药性的产生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