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逵教授谈多治疗方案“联合+”模式如何重塑肝癌治疗格局

2025-07-18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上海

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探讨局部与全身治疗联合应用、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优点,以及未来肝癌治疗采用免疫联合方案的大趋势。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在肝癌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进展研讨会(BOC/BOA)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创始人之一、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探讨局部与全身治疗联合应用、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优点,以及未来肝癌治疗采用免疫联合方案的大趋势。

医悦汇:您作为亚太地区和中国的LeadingPI,积极参与EMERALD-1研究,其最新数据再次亮相于2025年ASCO大会上,请问这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如何帮助优化中晚期肝癌治疗策略?

秦叔逵教授:在新近召开的的ASCO大会上,EMERALD-1研究协作组公布了更多的细节,尤其是基于“6-and-12评分”评估基线肿瘤负荷分层的亚组分析结果,引起业界关注。

众所周知,对于肝细胞癌,医学界一直高度注重局部治疗。广义的局部治疗涵盖了外科手术切除、肝移植、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局部消融(射频或微波消融)以及精准放射治疗等多种手段。

局部治疗在肝癌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肿瘤不同,尽管肝癌也可以出现肝外转移,包括肝门部淋巴结、腹腔、肺部、骨骼甚至脑部的转移,但是超过90%的肝癌患者最终都是死于肝脏局部病灶的进展。肝脏作为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肝脏病灶的进展和肝功能衰竭往往是导致肝癌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无论是早中期,还是中晚期,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酌情进行局部治疗都至关重要。

EMERALD-1研究和LEAP-012研究均聚焦于局部治疗TACE与全身治疗的联合应用,即通过TACE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靶免治疗),将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有机结合,从而发挥更好的疗效,同时安全可控。

这两项大型国际重磅研究在中期分析时,均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目前,EMERALD-1和LEAP-012研究的中期分析数据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主刊同时发表,这对推动整个肝癌诊疗领域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中期肝癌的治疗,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治疗策略、格局和最终结局。就在不久前,国家药监局已经率先批准了LEAP-012研究中的“可乐组合”(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EMERALD-1研究中的度伐利尤单抗+贝伐珠单抗+TACE(D+B+TACE)三联方案,也将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这两项Ⅲ期研究的成功,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医悦汇:您在今年的BOC/BOA大会上评述了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请问双免疫疗法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与单药的免疫治疗相比,双免联合治疗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秦叔逵教授:众所周知,肝脏是机体的一个免疫特惠器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可以通过特殊的细胞(如肝窦内皮细胞),保护自身免受病原微生物等病理因素的不利影响。然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这种免疫特惠性可能会导致肝癌的发生、发展,甚至免疫播散,也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因此,肝癌的免疫微环境非常特殊,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就存在一定的免疫抑制状况,而在病理状态下,这种情况会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单药免疫治疗(比如已上市的抗PD-1/PD-L1单抗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安全,但是不足以克服肝癌的免疫抑制微环境。

因此,我们提倡采用免疫联合治疗策略。目前,免疫治疗联合血管靶向治疗(如抗PD-1/PD-L1单抗联合大分子的贝伐珠单抗、联合小分子的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以及免疫联合含奥沙利铂系统化疗的研究已纷纷获得成功,或者正在积极开展。而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即抗PD-1/PD-L1单抗联合CTLA-4单抗备受关注。

一般来说,CTLA-4单抗主要在抗原呈递的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作用于T细胞表面的CTLA-4受体,对记忆T细胞及长期免疫效应产生辅助作用。因此,它虽然主要在早期阶段发挥主导作用,但在整个免疫过程中都发挥了一定作用。而PD-1/PD-L1单抗,则主要在效应阶段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过程中有决定性价值。因此:将这两种药物合理地联合使用时,可以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现如今,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双免相关临床研究。在其他肿瘤(比如恶性黑色素瘤)中,双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效果,这一策略启迪我们去应用于肝癌治疗。例如,前两年报道的HIMALAYA研究,就将抗PD-L1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与一次高剂量的CTLA-4单抗(曲美木单抗)联合使用,即特定的STRIDE方案,其中曲美木单抗的剂量较大,300 mg/次。该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阳性结果,我是该研究的全球科学指导委员会(SC)成员及亚太地区的主要研究者(leading PI)。当时,中国团队在全球研究中入组的样本量相对较少,但是后来我们通过桥接试验进行了补充,并且获得了预期的阳性结果,今年上半年申办方已将所有相关数据提交给国家药监局,等待审查批准。可以说,HIMALAYA研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表现出色。

另外,几乎同时开展的CheckMate 9DW研究,将PD-1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与CTLA-4单抗(伊匹木单抗)联合,即O+Y方案用于肝癌治疗,同样也取得成功,显著提高了客观有效率和生存获益。在中期分析中,受试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就达到了23.7个月。正是基于该研究的优势数据,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O+Y方案在中国上市。

综上所述,双免治疗已为肝癌治疗策略、格局和结局带来了重大突破,显著提高了全面疗效,包括客观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然而,肝癌复杂难治,预后恶劣,未来仅靠双免治疗也仍然不够。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双免联合含奥沙利铂的系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即“靶免化”三联方案。在这方面,国内民族制药企业积极发力,进步很快。

例如,艾托组合抗体就是由同一株细胞产生的两种单抗,即抗PD-1单抗与抗CTLA-4单抗,有机地组合,尤其是在抗体结构和比例上进行了优化改进,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由樊嘉院士和本人牵头组织的随机对照、成组析因设计的全国多中心ll期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正在顺利地开展关键性的注册llI期临床试验,值得期待。如今,肝细胞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免疫为主的新时代,其中双免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必将成为主流方案,彻底改变整个临床实践。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959, encodeId=624822e395963, content=局部治疗在肝癌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b026286625, createdName=135672_1610, createdTime=Sat Jul 19 06:11:08 CST 2025, time=2025-07-19,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861, encodeId=a07e22e3861f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l 18 11:40:34 CST 2025, time=2025-07-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19 135672_1610 来自山东省

    局部治疗在肝癌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959, encodeId=624822e395963, content=局部治疗在肝癌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b026286625, createdName=135672_1610, createdTime=Sat Jul 19 06:11:08 CST 2025, time=2025-07-19, status=1, ipAttribution=山东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861, encodeId=a07e22e3861f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l 18 11:40:34 CST 2025, time=2025-07-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1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肝癌#

    0

相关资讯

​专访沈锋教授 | 数据为基,智能为翼:探寻肝癌诊疗的突破之路

近期,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沈锋教授在2025西派会上接受采访时,详细解析了人工智能在肝癌MDT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韩国宏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在ESMO GI 2025重磅首发肝癌联合治疗突破性研究TALENTACE

ALENTACE研究是本届ESMO GI大会肝细胞癌(HCC)治疗领域唯一入选的III期临床研究LBA。

【论著】|TACE联合安罗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CNLC Ⅱb~Ⅲb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本研究计划在靶免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TACE治疗,旨在评估TACE联合安罗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CNLC Ⅱb~Ⅲb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AI技术在肝癌风险预测中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肝胆相照平台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孔媛媛教授与我们深入探讨AI技术在肝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前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5肝癌实战指南:解锁最新进展,掌握核心计算公式!

肝癌领域日新月异,如何紧跟最新研究?临床关键评估如何又快又准?肿瘤科肝癌精选合集新鲜出炉!肝癌前沿动态 + 硬核工具,一次喂饱你。

孙超主任:GDF-15在肝癌诊疗中究竟能发挥多大潜力?

笔者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GDF-15对不同病因导致HCC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反应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进一步展望靶向肝癌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毕新宇教授:肝癌治疗的未来之路——从手术主导到综合诊疗的转型

【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毕新宇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肝癌治疗的新趋势、新策略以及公众健康防护的关键要点。

曾昭冲教授:早期肝癌放疗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昭冲教授报告了早期肝癌放疗进展,肝癌在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中国肝癌MDT建设要突破,挑战究竟卡在哪?

“肝胆相照平台”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拥军教授深入剖析了肝癌全程管理的核心价值,并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乙肝遇上肝癌,抗病毒治疗长期与否?HBV DNA说了算?低病毒血症咋整?

我国肝癌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从乙肝到肝癌常经 “肝炎-肝硬化-肝癌” 三部曲。乙肝基础上肝癌患者,HBsAg阳性者需长期抗病毒,且不依HBV DNA,而低病毒血症者需进一步处理以降低复发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