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北通途」轻捻指尖,沟通无限——极细穿通微导管TrueCross助力同侧逆向开通LCX CTO一例
2025-04-25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发表于陕西省
记录一例冠脉介入治疗病例,回旋支近段闭塞,经多种导丝正向途径失败后启动逆向,TrueCross 微导管发挥重要作用,术后效果良好,还提及微导管相关研究。
TrueCross
1 冠脉造影
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未见明显狭窄,血流TIMI 3级。
回旋支近段闭塞,血流TIMI 0级,远端可见对角支血流逆灌。
右冠脉原支架内未见狭窄,血流TIMI 3级,后侧支近段斑块,狭窄30%,血流TIMI 3级。
2 PCI治疗
6F EBU 3. 5指引导管置于左冠脉开口,在工作微导管辅助下,先后尝试Sion blue、Gaia First 等导丝正向途径均难以通过回旋支近段闭塞处。
启动逆向:在极细穿通TrueCross支撑下,利用对角支经心尖至回旋支心外膜侧支建立逆向通路。
极细穿通微导管TrueCross与SUOH 03相互配合,在导丝顺利通过心尖部后TrueCross安全成功跟进至回旋支闭塞远端。
在极细穿通微导管TrueCross支撑下逆向导丝通过CTO体部。
穿刺右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6F EBU 3.5指引导管通过股动脉鞘置于左冠脉开口,送入延长导管,在工作微导管辅助下正逆向导丝交汇。
体外化:在正向途径指引导管内成功推入TrueCross微导管并操作正向导丝进入TrueCross,导丝通过病变后回撤TrueCross,并正向送入常规穿通微导管扩张并通过病变。
造影证实对角支无穿孔等后撤除逆向微导管及逆向导丝。正向交换工作导丝后,行IVUS检查示导丝全程位于血管真腔,可见部分节段内小血肿形成,以2.0×15mm PTCA球囊、分支球囊保护扩张回旋支近中段病变处,而后以2.0×30mm药物球囊1枚扩张贴壁40秒,复查造影示残余狭窄≤20%,未见明显夹层、血肿,血流TIMI 3级。
3 心得体会
1. 近日一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研所的最新病例报告,详细记录了一例微导管断裂的成功处理过程,该报告近期发表在 JACC: Case Reports 杂志Ren D, Xu R, Huang J, et al.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a Fractured Microcatheter During Retrograde CTO Intervention[J]. Case Reports, 2025, 30(3): 103122.。该报道中研究人员指出,CTO逆向介入中侧支血管急性V形角度的形成是微导管结构最薄弱的点,增加了断裂风险。
2. 极细穿通微导管TrueCross管身四层结构,其中不锈钢缠绕与编织双重金属结构中间层使得在面对急性V形侧支相较于普通三层管身结构的工作微导管更游刃有余。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冠脉介入治疗# #TrueCross#
3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