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IPSS-M和性别相关体细胞突变可预测LR-MDS对ESA治疗的反应
2025-07-18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首次表明整合IPSS-M评分和性别特异性突变可以表征红细胞生成缺陷,并指导贫血LR-MDS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较低危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源于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髓系肿瘤,以外周血细胞减少症为特征,尤其是贫血。较低危MDS(LR-MDS)患者的治疗通常以ESA为基础,但约40%的预期ESA反应者对治疗无反应。尽管分子特征已纳入MDS的分类和预后评估中,但其在预测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反应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尤其是在LR-MDS中,缺乏特定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因此欧洲学者开展研究,调查了与LR-MDS中ESA治疗反应相关的遗传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ESA-PSS-M,近日发表于《Blood》。该研究首次表明整合IPSS-M评分和性别特异性突变可以表征红细胞生成缺陷,并指导贫血LR-MDS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评估IPSS-M风险评分和体细胞突变在预测LR-MDS患者对ESA治疗反应中的作用;结合IPSS-M评分与已知的ESA反应预测因素(如血清EPO水平和输血依赖性),以改进当前的预测模型,并探索性别特异性突变是否与ESA反应相关。
患者数据:研究纳入来自欧洲14个中心的535名LR-MDS(IPSS-R 评分≤4.0)患者(学习队列)和223名外部验证队列患者。
分子评估:使用靶向二代测序(t-NGS)计算IPSS-M评分,并分析体细胞突变与ESA反应之间的关系。
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Wilcoxon/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多变量分析使用逻辑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ESA反应的预测能力。
研究结果
ESA反应:整体ESA反应率为59.4%,反应持续时间为24个月。
IPSS-M评分与ESA反应:多变量分析发现,IPSS-M评分与ESA反应呈负相关(OR=0.582,p=0.0004)。IPSS-M评分≥0的患者ESA反应率显著低于IPSS-M评分<0的患者(45.3% vs 61.7%,p=0.0048)。
性别特异性突变:尽管IPSS-M评分有影响,但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突变基因与ESA反应相关。然而当按性别对病例进行分层时,发现在男性LR-MDS患者中,ASXL1(42%)、BCOR(14.3%) 或STAG2(31.6%) 突变患者的ESA 反应率低于其野生型(分别为62%、50%和59.5%);ASXL1突变(p=0.034) 的 RR 显著较差,BCOR突变(p=0.058) 和STAG2突变(p=0.057)的 RR 接近显著。而对于女性LR-MDS,SF3B1突变或 TET2野生型 LR-MDS患者的RR(分别为53.4%和57%)低于SF3B1野生型(66.2%,p=0.051) 和 TET2突变患者(68.6%,p=0.035)。
新预测模型(ESA-PSS-M):基于IPSS-M评分、血清EPO水平和输血依赖性(TD),开发了一个新的分子预测评分系统(ESA-PSS-M;-0.05×[血清EPO U/L]-4.5×[IPSS-M评分]-5×[输血依赖,是=1,否=0]),其AUC为0.71,特异性为76%,敏感性为57%。该模型在外部验证队列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AUC=0.80,敏感性=72.5%,特异性=77.7%)。
总结
分子特征的重要性:IPSS-M风险评分和性别特异性突变(如STAG2)可以显著改善LR-MDS患者对ESA治疗反应的预测能力。
临床应用:该研究结果支持在LR-MDS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中整合分子评估和性别因素,以指导选择ESA治疗还是替代方案(如罗特西普)。
参考文献
Blood . 2025 Jun 25:blood.2024027540. doi: 10.1182/blood.202402754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IPSS-M#
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