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Sotatercept 治疗对一名携带BMP9突变的遗传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无效
2025-02-16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一起来探案!
肺动脉高压(PAH)是由于毛细血管前小动脉被细胞增生性病变所阻塞所致。减少的抗增殖性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受体-2(BMPR2)信号传导及增强的促增殖性Ⅱ型激活素受体信号传导是PAH发病的重要机制。Sotatercept 是一种针对激活素及生长分化因子(GDF)的配体拮抗剂,可改善抗增殖/促增殖失衡,已获临床批准。研究表明,在其他获批的PAH背景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Sotatercept,可产生较高的临床应答率。我们报告一例患者,其对 Sotatercept 治疗无临床或血流动力学效应。
病例报告
该患者于1998年9月,41岁时因症状性特发性PAH就诊,病程7个月,无毛细血管扩张或动静脉畸形。他于1983年离开越南。其妹妹于2004年在越南确诊PAH,并于2007年6月去世,享年59岁。此外,他的6名兄弟姐妹仍健在,年龄在65至80岁之间。其双亲分别于55岁和56 岁去世,生前无心肺疾病。家族中无其他成员接受过基因检测,但其妹妹患病的情况强烈提示其PAH可能由孟德尔遗传因素所致。
患者于1998年开始接受静脉注射依前列醇(IV epoprostenol)治疗,并于2009年开始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治疗。2018年,他从依前列醇转换为司来帕格治疗。2020年,基因检测发现GDF2基因(编码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中存在一项杂合性意义未明变异(VUS),即 c.1276 T>C,p.(Cys 426 Arg)。

图 1 纵坐标分别表示平均肺动脉压(方块)、6 分钟步行距离(三角)、N 端脑钠肽前体(倒三角)、肺血管阻力(圆圈)、心输出量(透明三角)和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透明方块),横坐标为日期。顶部方框内显示患者所接受的药物。NT-proBNP = N 端脑钠肽前体;PAPm = 平均肺动脉压;PVR = 肺血管阻力;WHO FC = 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Sotatercept# #BMP9#
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