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率约翻倍,近1/3晚期肺癌患者活过4年!中国学者领衔研究带来一线治疗突破

2025-06-19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GEMSTONE-302研究4年随访显示,PD-L1抗体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位总生存期达25.2个月,4年生存率32.1%,较化疗近翻倍,各亚组获益一致,安全性可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特定亚群,如肿瘤PD-L1表达<1%、鳞癌或基线脑转移的患者,长期生存率仍然不理想。此外,PD-L1抗体联合铂类化疗方案对总生存期的改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日前,在中国35家中心完成的GEMSTONE-302研究的4年随访结果在《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研究表明,对于无特定基因变异的晚期NSCLC患者,PD-L1抗体舒格利单抗(sugemalimab)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可带来显著的总生存期获益,4年生存率达32.1%,较仅化疗近乎翻倍,且在不同关键亚组中均可改善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子平教授。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Oncology

GEMSTONE-302是一项随机、双盲、3期临床试验,479例未经治疗的IV期NSCLC患者随机分入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320人)或仅化疗组(159人)。这些患者无已知对靶向治疗敏感的EGFR、ALK、ROS1或RET基因变异。

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舒格利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治疗4个周期;随后维持治疗35个周期,鳞癌患者单用舒格利单抗,非鳞癌患者接受舒格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

仅化疗组:安慰剂联合铂类化疗,治疗4个周期;随后维持治疗35个周期,鳞癌患者接受安慰剂,非鳞癌患者接受安慰剂联合培美曲塞。

两组超过35个周期的治疗均由研究者酌情决定。

此次分析的数据截至2023年5月15日,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3.5个月,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7.2个月;仅化疗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3.0个月,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6个月。

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展现出显著的生存获益:

  • 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0个月,较仅化疗组的4.9个月显著延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1%(HR 0.49,95% CI 0.39–0.60)。两组患者的4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2.4%和不可估计(但不高于2.2%)。

  • 更重要的是,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从16.9个月延长至25.2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2%(HR 0.68 ,95% CI 0.54–0.85)。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4年生存率更是近乎翻倍(32.1% vs 17.3%)。

在不同组织学亚型、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中,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优势均保持一致。

图片

▲不同亚型患者获益一致(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

从缓解情况来看,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患者有63%(203/320)达到客观缓解,高于仅化疗组的40%(64/159)。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9个月,也长于仅化疗组的4.4个月。

事后分析显示,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有58例(18%)患者在双盲阶段接受了超过2年的舒格利单抗治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0.9个月)。在这些患者中,45例(78%)PD-L1表达≥1%,37例(64%)为非鳞癌,11例(19%)有脑转移,3例(5%)在基线时有肝转移。这些患者中的疗效更为亮眼:

  • 客观缓解率为93.1%,其中1例完全缓解,53例部分缓解,缓解患者中超过半数还在持续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达到);

  • 3年总生存率为98.3%,4年总生存率为92.6%。

对于基线脑转移的患者,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也更好,中位总生存期更长(26.0个月vs 9.0个月,HR 0.44,95% CI 0.24-0.81),3年总生存率更高(39.0% vs 11.8%),4年总生存率更高(36.4% vs 无法估计但不高于5.9%)。

安全性方面,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两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主要为血液学毒性。

论文指出,“据我们所知,在未发现EGFR、ALK、ROS1或RET敏感变异的转移性NSCLC患者中,舒格利单抗是唯一一种联合铂类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显示出良好长期疗效的PD-L1抑制剂。”此次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联合疗法在广泛的转移性NSCLC患者群体中一致的临床益处,为无靶向疗法敏感变异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证据,凸显了免疫疗法方案在转移性NSCLC治疗中的巨大价值。

参考资料

[1] Caicun Zhou, et al., (2025). Sugemalimab versus placebo, in combination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GEMSTONE-302): 4-year outcomes from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5)00198-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984, encodeId=624222699842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84b82204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9e52103953a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舒格利单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204, encryptionId=384b8220449, topicName=肺癌), TopicDto(id=103953, encryptionId=9e52103953a4, topicName=舒格利单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18 22:56:14 CST 2025, time=2025-06-1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肺癌治疗的突破与挑战,免疫治疗开启新希望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医院艾斌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聚焦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的免疫治疗现状与最新进展,深入探讨免疫治疗如何突破传统治疗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何建行教授:历时30年,从高危到普筛:肺部筛查历史、思路、战略及项目研究设计

何建行团队历经 30 年研究,提出肺癌普筛新模式,基于低剂量 CT 筛查,覆盖非高危人群,结合 AI 技术,可降低 63% 死亡率,为肺癌防治提供新路径。

中肿张力团队研究登BMJ!肺癌客观缓解率翻高近3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0%

针对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OptiTROP-Lung03试验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较单药化疗客观缓解率(45%vs16%)、中位PFS(6.9vs2.8个月)显著提升,安全性更优。

超95%肺癌患者存活超过5年!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 2025 ASCO速递

CheckMate 816 研究 5 年分析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 NSCLC 新辅助治疗,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 OS,死亡风险降 28%,达 pCR 者 5 年生存率 95.3%。

问诊分析:两肺多发磨玻璃有十处,很大的医院认为达到手术标准,先右后左都要切,是这样吗?

49 岁女性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主病灶纯磨玻璃为主、实性少,随访无显著进展。结合指南,考虑早期肺癌但风险低,建议半年随访,避免过早手术。

Adv Sci:上海交通大学罗晓莹/刘蕊研究发现EGFR-TKI诱导的DPP4驱动肺癌持久细胞的代谢重编程

该研究建立了两种增殖能力不同的 DTP 肺癌细胞系,并确定二肽基肽酶 4 (DPP4) 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支修益教授:打破肿瘤早筛误区,开启健康“破局之路”

肺癌的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是提升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中之重,而公众对肺癌筛查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基层医疗机构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的提升更是至关重要。

Cell子刊:清华大学刘鹏等开发了一种类器官共培养模型,用于探究肺癌的系统性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建立了肺癌类器官(LCOs)和配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凝胶-液体界面(GLI)共培养模型,其特征在于免疫细胞和肿瘤类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以优化体内全身抗肿瘤免疫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