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这种行为对私处伤害很大,很多女生都在做

2025-07-06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女性阴道生态系统由乳酸杆菌等菌群维持平衡,频繁使用妇科洗液会显著减少乳酸杆菌数量,破坏有益菌环境,助长有害菌繁殖,增加感染风险,应尊重阴道自然生态,避免盲目清洗。

我们都知道,女性的阴道内部生态系统如同一座精密的“微生物花园”,由多种菌群共生共存,彼此制衡,共同守护着阴道的健康与平衡。

这个生态系统的守护者,首推乳酸杆菌——它们通过分解糖原产生乳酸,营造出一个酸性环境,成为天然的屏障,从而有效抑制有害菌的滋生。

这种微妙的生态平衡,是女性抵御感染、维持生殖系统健康的关键。

然而,在现代生活中,阴道清洗的普及却悄然打破了这份平衡。

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妇科洗液,成分复杂,功效各异,频繁使用往往可能会适得其反。

根据近期发表的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vaginal washing and vaginal bacterial concentrations》,阴道清洗行为显著减少了乳酸杆菌的数量。

图片

具体来说,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的女性,其乳酸杆菌的检出率降低了约40%,这意味着阴道内的“守护者”大量流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乳酸杆菌中产过氧化氢的菌株,尤其关键于维持阴道的健康防线,而频繁清洗会使这些重要菌群数量锐减。

阴道清洗不仅破坏了有益菌的生存环境,更可能助长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细菌(如BVAB1、BVAB2和加德纳菌)的繁殖。

美国一项大规模研究指出,使用阴道冲洗液的女性,盆腔感染率竟高出73%,这与阴道生态失衡密切相关。

阴道灌洗带来的生态紊乱,还使妇女更易罹患细菌性阴道炎、盆腔炎等严重疾病。

更有甚者,因轻信洗液的“清洁”功效,女性在出现阴道瘙痒、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选择自行清洗而非及时就医,常常导致病情加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妇科洗液,消费者更需理性选择。

根据批准文号,洗液大致分为妆字号、消字号、药字号和械字号四类。

妆字号洗液类似普通沐浴露,主要用于清洁和去除异味,不具备杀菌功能。

消字号洗液虽含有消毒成分,但长期使用易破坏外阴菌群平衡,反而引发更多问题。

药字号洗液具备明确的治疗作用,杀菌效果较强,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械字号洗液则属于医疗器械,可以辅助缓解部分妇科不适,但同样需谨慎使用。

总而言之,这份细致的菌群生态与清洗行为之间的关联,提醒我们:阴道不是简单的“清洗空间”,而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生态系统。

乳酸杆菌的保护作用不可替代,频繁清洗无异于“搬动”这座生态花园的基石,最终损害自己的私处健康。

因此,女性在面对阴道不适时,应优先寻求专业医疗建议,避免盲目依赖洗液。

正确的护理理念应是尊重阴道的自然生态,维护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让这座“微生物花园”自我调节、平衡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守护女性私处的健康根基。

参考文献:

DOI: 10.1371/journal.pone.021082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315, encodeId=957022e2315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e1c23814e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酸杆菌#</a> <a href='/topic/show?id=ce2a128386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阴道生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3814, encryptionId=7e1c23814ea, topicName=乳酸杆菌), TopicDto(id=128386, encryptionId=ce2a1283868c, topicName=阴道生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06 23:18:24 CST 2025, time=2025-07-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0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 Periodontal Res: :乳酸杆菌治疗种植体周围疾病的评价

之前有研究表明,口服益生菌似乎可以改善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但是它们在治疗种植体周围疾病方面的疗效证据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临床和微生物学上评估口服益生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Prodentis)作为佐剂用于种植体周围粘膜炎或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并评估其效果。

“女性的福音”——微生物组可能是鉴定感染HPV前期癌症风险的关键

宫颈阴道微生物组中的加德纳氏菌细菌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以识别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女性,这些女性有发展为癌前期的风险。

益生菌竟成癌症帮凶?Cell子刊:常见益生菌之一的它,或能抑制肿瘤免疫,促进癌症生长

Immunity:常见益生菌之一的乳杆菌能将膳食中的色氨酸代谢为吲哚,增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免疫,促进胰腺导管腺肿瘤的生长。

Int J Clin Pediatr Dent: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对龋齿的影响研究

本文评估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菌落计数与龋齿(DC)的位置以及它们的患病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Aliment Pharmacol Ther:益生菌还能预防院内感染!

来自意大利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益生菌乳酸菌GG、维生素B和C、以及锌混合物,可以预防儿童院内感染。来自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Alfredo Guarino博士和同事随机分配90例年龄6个月至5岁的儿童(平均年龄为25个月;50名为男孩)接受上述提到的混合物,或安慰剂;从住院第一天开始,持续15天。患者出院后7天和3个月随访患者,评估胃肠道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总体而言,20%的儿童发生院内感染;治

AJCN:过敏症来袭怎么办?新型益生菌组合疗法显神效

当进入过敏季节我们可能并不太会拿出手帕或者打喷嚏来预防过敏,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益生菌组合或许能够帮助减轻花粉症的症状。 很多研究都发现,益生菌能够

BMC Oral Health:唇腭裂患儿更易发生龋齿

BMC Oral Health:唇腭裂患儿更易发生龋齿既往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的儿童,唇腭裂患儿的龋齿发生率较高,但是相关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却尚未清楚。本研究旨在对比唇(腭)裂(CL(P))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的龋齿发病风险情况。     研究共纳入了133名CL(P)患儿(77名5岁患儿,56名10岁患儿)以及297名正常儿童(133名5岁儿童,16

Pharm Biol:神香苏合丸通过调节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改善心功能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物谱来研究中药神香苏合丸(SXSH)对心脏的保护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凯/李孟鸿团队《自然·通讯》:抗癌新组合!乳酸杆菌助力溶瘤病毒疗法或成肝癌克星

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团队发现,溶瘤病毒 VSVΔ51 治疗肝癌时会改变肠道菌群平衡,削弱其抗肿瘤效应,补充乳酸杆菌可修复肠道屏障、调节免疫,增强多种溶瘤病毒疗效,为肝癌及其他实体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NEJM:胃积气案例报道

女婴,4月余大,近日因出现拒食和无胆汁性的呕吐来源就诊。据了解,该女婴在其出生后即开始出现呕吐现象,直到出生后一个月才能开始正常进食。体格检查可见其腹部膨隆但柔软,其他的体征均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该女婴存在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X光片结果显示胃积气(如图A和B箭头所指处)。主治医生根据该女婴的病情,决定先对其进行胃管置入和静脉补液。对其进行上消化道和小肠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存在有积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