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牧/邱录贵团队通过整合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中浆细胞谱系信息显著提升对超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识别准确性

2025-06-12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MM的肿瘤细胞异质性和免疫微环境,提供了一个新的风险分层工具(MR-ISS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预后极差的超高危患者,为这些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具有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的浆细胞恶性肿瘤,导致治疗反应和结局的差异。现有的风险分层系统如国际分期系统(ISS)及其修订版(R-ISS和R2-ISS)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存在局限性,包括需要纳入基因表达特征,然而基因表达特征评分系统的复杂性和资源需求增加可能会阻碍其广泛采用。总的来说,识别更好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改善现有分层方法和指导个性化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郝牧/邱录贵团队开展研究,将ISS分期、del(17p)、1q+、t(4;14)以及7基因评分整合入一个综合加权的骨髓瘤预后评分系统(MR-ISS),该系统能够将患者分为四个风险组。与ISS、R-ISS和R2-ISS相比,MR-ISS模型在区分和识别总生存期少于24个月的超高危患者方面表现出更好的区分能力和识别效果。研究近日发表于《Haematologica》。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7名健康供者和12名新诊断MM患者,通过Ficoll分离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使用Chromium Single Cell 3' Reagent Kits构建单细胞RNA文库,并在MGISEQ-2000测序仪上进行测序。

肿瘤细胞异质性分析:研究者对12名新诊断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发现了八个异质性肿瘤细胞亚群,包括其中一个具有严重染色体不稳定性、高水平药物抗性和高危基因特征的侵袭性肿瘤细胞亚群(sub-C4)。生存分析显示,该侵袭性细胞亚群比例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2222.jpg

基因表达特征:研究揭示了一个包含7个基因(LILRB4、CD74、TUBA1B、CCND2、HIST1H4C、ITGB7和 CRIP1)的特征,这些基因在侵袭性浆细胞亚群中表达极高。多变量Cox分析显示,7基因特征评分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且不受细胞遗传学异常和ISS分期影响。

111.jpg

风险分层模型: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整合7基因特征评分的综合风险分层模型MR-ISS(modified R-ISS,各参数的赋分见下图C),分为低危(MR-ISS I,0分)、中危(MR-ISS II,1-1.5分)、高危(MR-ISS III,2-4分)和超高危(MR-ISS IV,4.5-6分)。MR-ISS较R2-ISS和R-ISS显著提高了风险判别能力,尤其是在识别队列中预后最差的超高危骨髓瘤(生存期<2年)患者方面,并在不同MM患者数据集中得到验证。

2.jpg

3.jpg

数字PCR方法:数字PCR(ddPCR)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核酸定量方法,研究者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数字PCR方法,用于量化7基因特征,该方法仍能显著区分MM患者的生存,并具有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

4.jpg

总结

侵袭性肿瘤细胞亚群的识别:通过单细胞RNA测序,研究者识别出了一个具有侵袭性特征的肿瘤细胞亚群(sub-C4),其特征是严重的染色体不稳定性、高水平的药物抗性和高危基因表达。

7基因特征:研究者发现了一个7基因特征,这些基因在侵袭性浆细胞亚群中高度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综合风险分层模型:基于7基因特征评分的综合风险分层模型能够显著提高风险判别能力,特别是在识别超高危骨髓瘤患者方面。

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数字PCR方法量化7基因特征,为MM患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提供了新的工具。

研究意义: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MM的肿瘤细胞异质性和免疫微环境,提供了一个新的风险分层工具(MR-ISS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预后极差的超高危患者,为这些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此外,研究还揭示了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建立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Lanting Liu, Hao Sun, Fangshuo Feng, Xiyue Sun, Jingyuan Ma, Rui Lv, Tengteng Yu, Linhai Ye, Xiuchun Li, Zhen Yu, Xiaoyu Zhang, Huaqing Jing, Yao Yao, Fengxia Ma, Lugui Qiu and Mu Hao. Improving predictive accuracy in multiple myeloma using a plasma cell profile derived from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Haematologica. 2025 May 29. doi: 10.3324/haematol.2025.28758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008, encodeId=440e22690081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a0363095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单细胞转录组#</a> <a href='/topic/show?id=925412e751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发性骨髓瘤预后#</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309, encryptionId=a1a03630954, topicName=单细胞转录组), TopicDto(id=127751, encryptionId=925412e751e0, topicName=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2 10:38:31 CST 2025, time=2025-06-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单细胞转录组揭示横纹肌肉瘤免疫抑制和临床预后特征

 通过比较融合基因阳性横纹肌肉瘤和融合基因阴性横纹肌肉瘤的转录组图谱,揭示了两种横纹肌肉瘤分子亚型之间和分子亚型内的细胞成分和分化状态的差异,这种差异与临床预后相关,也是潜在免疫治疗靶点。

广州实验室苗智超/中山大学刘胜提供了一个整合人类大脑区域单细胞转录组的脑细胞图谱!

该研究报道了一个整合人类大脑区域单细胞转录组的脑细胞图谱。

Nat Genet:马丁院士团队揭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生态系统

该研究成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将有助于更精准地进行宫颈癌免疫治疗。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根据2020年的数据[1],肺癌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癌症,同时也是癌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更为常见[2]。

A&R:单细胞转录组和表面蛋白表达分析确定强直性脊柱炎中OX40+GITR+致病性Th17细胞

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和表面蛋白表达分析,揭示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液和滑膜细胞的免疫图谱,揭示致病Th17细胞(pTh17)的分子特征。

ARD: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可识别系统性硬化症中的皮肤特异性T细胞反应

尽管T细胞与系统性硬化症(SSc)的发病机制有关,但缺乏对进行性SSc患者受影响皮肤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综合研究。该研究对SSc皮肤活检进行基于液滴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Cell Discovery:头发为什么会变白?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原因并找到干预靶点

人的头发变白通常是一个从中年开始的渐进过程。衰老相关的头发变白与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eSC)的耗竭有关,这可能受到头皮微环境中氧化应激和神经内分泌信号等因素的影响。

男人30岁后力不从心?新研究实锤:睾丸会出现2次“断崖式衰老”,胖人更糟!

中科院动物所团队研究发现,男性睾丸功能在 30 岁左右和 50 多岁时出现两次断崖式衰老,高 BMI 会加剧对精子生成能力的影响,研究揭示了细胞类型特异性变化及分子机制。

Nat Methods:1亿个参数,2万个基因!张学工/马剑竹/宋乐开发单细胞转录组学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个大型的预训练模型scFoundation,其具有1亿个参数,覆盖约20,000个基因,在超过5,000万个人类单细胞转录组谱上进行了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