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 张辉/唐娟/刘琛等揭示心梗后心脏纤维化新机制

2024-12-23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陕西省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母本印记基因Pw1在心脏缺血性损伤后通过调控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促进ECM产生,并在心脏纤维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心脏纤维化是一种以心脏中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为特征的常见的心脏病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心脏病中。心脏在遭受缺血、机械损伤或炎症时,成纤维细胞会被激活,并分泌大量ECM,从而导致纤维化。过度的心脏纤维化可能引起心肌僵直、心律失常,降低心功能,并加速心力衰竭的发展。抑制或逆转心脏纤维化是治疗心脏病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尚无针对心脏纤维化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因此,找到有效的策略来抑制或逆转心脏纤维化对于改善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12月20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辉教授团队,联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及附属东方医院唐娟教授团队,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刘琛主任医师团队,在Circulation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imprinted gene Pw1 promotes cardiac fibrosis after ischemic injury”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母本印记基因Pw1在心脏缺血性损伤后通过调控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促进ECM产生,并在心脏纤维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图片

印记基因是指仅一方亲本来源的同源基因表达,而来自另一亲本的不表达。调控印记基因表达的机制主要涉及DNA及其相关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包括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和长非编码RNA的活动等。近年来,印记基因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具有广泛作用,并在胚胎心脏发育以及先天性心脏疾病形成中起到重要影响。然而,是否有印记基因参与成体心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目前报道较少。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发现,在成年小鼠的正常组织器官中, Pw1只有父源等位基因表达,母源等位基因处于沉默状态。但在心脏缺血性损伤后,Pw1母源等位基因被激活,两条等位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都主要表达在梗死区成纤维细胞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中Pw1母本印记的丢失可能与印记控制区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有关(1)。

研究团队还发现,敲除Pw1基因可以显著减少心脏梗死区多种ECM基因的表达,降低心脏纤维化程度,从而改善心脏功能。研究发现,PW1可能通过靶向调控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DNPB)途径中的关键酶PFAS,影响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而调控ECM基因的表达水平(1)。此外,DNPB途径对于成纤维细胞ECM的产生至关重要,敲除成纤维细胞中Pfas基因可以显著降低心脏梗死区的ECM基因表达、缓解纤维化、提高心功能。研究人员认为,心梗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在增殖、迁移和促纤维化(如ECM生成)等方面的活动增加了对嘌呤核苷酸及其代谢产物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可能超过其挽救途径(Salvage pathway)的能力,因此会激活DNPB途径。

图片

图1. 心梗后,Pw1基因发生母本印记丢失并表达上调,通过DNPB途径调控嘌呤核苷酸合成,从而促进ECM生成并增强心脏纤维化

本研究揭示了PW1及其下游DNPB途径在心脏缺血性损伤后纤维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对心梗后心脏纤维化机制的理解,为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为张辉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唐娟教授(同济大学生命学院及附属东方医院)和刘琛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叩珊(现UCLA博士后)、同济大学生命学院及附属东方医院博士后卢正开和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邓德方。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李夏军和林照博教授也对本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文链接: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4.07073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4573, encodeId=63e922445e3c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7671060838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纤维化#</a> <a href='/topic/show?id=c5a7122e132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缺血性损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6083, encryptionId=676710608380, topicName=心脏纤维化), TopicDto(id=122713, encryptionId=c5a7122e1325, topicName=心脏缺血性损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Dec 23 22:41:09 CST 2024, time=2024-12-2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Circ Res:北京大学郑铭团队发现抑制心脏纤维化反应进展的潜在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证明了PDCD5作为一种体内平衡介质,通过传递负反馈来调节心脏纤维化过程。

Circ Res: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受体通路在二尖瓣脱垂发展中的新作用

二尖瓣脱垂(MVP)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之一。然而,二尖瓣小叶组织中涉及纤维粘液瘤变化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未阐明。醛固酮 (Aldo) 促进心肌纤维化,而 MR(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MRA) 通过减

Theranostics 四川大学李一飞/华益民/唐军团队开发新型单核细胞搭载红细胞微囊混合疗法靶向m6A治疗心脏纤维化的新策略

该研究揭示了m6A甲基化在单核细胞介导的心脏纤维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红细胞微囊的生物混合疗法。

Circulation 复旦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孟庆航团队发现抑制JAK1/2信号通路可有效缓解压力诱导的心脏纤维化

本研究表明JAK信号通路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纤维化进程。通过抑制JAK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减轻心脏纤维化,改善心肌肥大。未来,JAK抑制剂或将有望成为心脏纤维化治疗的新策略。

Circ Res :抑制类二十烷酸降解可减轻心脏纤维化

在心脏中,研究提出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抑制可以通过包括12(S)-羟基花生四烯酸在内的花生四烯酸类脂肪酸触发CF源自旁分泌/自分泌的信号传导,刺激胞外信号,从而引起心衰。

JAHA:转甲胺-N-氧化物与HIV感染者的心脏纤维化相关

在这项对HIV感染者的研究中,肠道代谢物TMAO与潜在的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相关,并被认为是早期结构性心脏病的潜在标志物。肠道微生物组在HIV相关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生机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Nat Commun:ALKBH5 介导的 IL-11 m6A 修饰驱动小鼠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和病理性心脏纤维化

这项研究发现了心脏巨噬细胞在高血压条件下通过ALKBH5/IL-11/IL11RA1/MMT信号轴参与心脏纤维化的机制,为心脏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Nat Commun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其柱/马振国团队揭示心脏转录因子IRX2介导心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IRX2在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心脏纤维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Circ Res 北京大学郑铭团队发现心脏纤维化内源性抑制因子PDCD5

研究揭示了PDCD5作为经典纤维化通路TGF-β/SMAD3的新靶点,负反馈性抑制心脏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Circ Res:首都医科大学孙婷怡/石汉平等合作发现年龄诱导的琥珀酸盐积累促进心脏纤维化

该研究发现年龄诱导的琥珀酸盐积累能够促进心脏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