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 Biol:清心解瘀颗粒通过调节MK2/TTP通路减轻心肌梗死诱导的炎症反应

2025-02-24 紫菀款冬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探讨清心解瘀颗粒(QXJYG)对小鼠心肌梗死及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模型的作用及机制。

背景:在心血管疾病谱系中,缺血性心脏病因其高致死率而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组织局部或广泛坏死。这一过程涉及心肌细胞的程序性和非程序性细胞死亡,导致广泛的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重建由炎症反应启动。在这一阶段,炎症细胞通过吞噬清除坏死的心肌细胞并破坏细胞外基质,随后激活抗炎机制以恢复免疫平衡。然而,长时间的炎症、过度的免疫反应或炎症消退受损会加剧组织损伤,并导致不利的心室重构。这些炎症过程与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密切相。这些细胞因子的mRNA可以被三四丙氨酸(tristetrprolin, TTP)结合,通过3 '非翻译区促进其降解,从而降低mRNA稳定性,抑制翻译,最终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TTP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表达差异显著的关键基因,表明其在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可能具有关键的调节作用。TTP的这种调节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2 (MK2)的活性密切相关,MK2缺乏会显著降低TTP靶向的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鉴于MK2/TTP信号通路在心肌梗死和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该通路可作为调节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的治疗靶点。

清心解瘀颗粒(QXJYG)是中国治疗冠心病的传统中药配方,由黄芪、丹参、川芎、藿香、黄连组成。既往研究表明,QXJYG可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和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前期研究对QXJYG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准确鉴定,分析发现QXJYG中含有黄芪甲苷IV、丹参酮IIA、柠檬苦素、丹酚酸B、柚皮苷等关键化合物。相关证据支持QXJYG对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的。然而,QXJYG抑制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探讨QXJYG对小鼠心肌梗死及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模型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诱导小鼠心肌梗死,以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为体外模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HE及马氏三色染色检查心肌组织病理。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的变化。采用Bio-Plex Pro Mouse Chemokine assay定量血清和心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采用RT-qPCR评估H9C2细胞中缺氧诱导的炎症因子。此外,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K2/TT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QXJYG对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有明显改善,表现为心肌组织结构改善,胶原纤维沉积减少,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 (CK-MB)、心肌肌钙蛋白T (cTnT)、脑钠肽(BNP)水平降低。QXJYG可能通过降低p-MK2/MK2比值和提高TTP蛋白表达,降低心肌梗死小鼠心脏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弱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结论:QXJYG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梗死后的损伤、纤维化和炎症,MK2/TTP信号通路的调控可能是QXJYG抗心肌梗死的关键机制

原始出处:

Qi J, Gao X, Han Y, et al. Qing-Xin-Jie-Yu Granule attenuates myocardial infarction-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regulating the MK2/TTP pathway. Pharm Biol. 2025;63(1):128-140. doi:10.1080/13880209.2025.246737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210, encodeId=c29722532109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b80e9367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缺血性心脏病#</a> <a href='/topic/show?id=57db225208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药配方#</a> <a href='/topic/show?id=d7ff1245045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炎症性损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2520, encryptionId=57db225208f, topicName=中药配方), TopicDto(id=124504, encryptionId=d7ff12450456, topicName=炎症性损伤), TopicDto(id=79367, encryptionId=7b80e9367d2, topicName=缺血性心脏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24 00:11:00 CST 2025, time=2025-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AHA:吸烟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全球、地区和国家负担

尽管在过去30年里,80%的国家或地区由吸烟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负担有所下降,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在男性和老年人口中,这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

Eur J Heart Fail:流感疫苗接种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在这项荟萃分析现有的心血管高危患者随机对照试验中,与安慰剂或未接种流感疫苗相比,流感疫苗接种与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发生率降低相关。

Nat Rev Cardiol:非编码 RNA 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尽管成年心脏的复杂性和修复能力有限,但非编码RNA(ncRNA)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和个性化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挑战。

STT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邹云增主任团队研究发现增强淋巴管新生可以显著改善心梗后心功能

文章阐述了EphrinB2在心梗后心脏淋巴管新生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其改善心梗后心脏重构和心功能潜在的分子机制,表明EphrinB2促进心脏淋巴管新生可能成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靶点。

超10万人大型队列显示,每日饮用牛奶超过这个量,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增!还增加患癌风险

BMC Medicine:超10万人的大队列研究显示,无论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如何,女性每日摄入>300mL的非发酵牛奶均与更高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剂量反应关系,但男性没有。

每一口含糖饮料都要命!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近30年我国含糖饮料死亡人数翻倍

含糖饮料最常导致的慢性病是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从1990年到2019年,因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分别增加了95%和94%。

糖尿病二线老药焕发新机!Neurology:该药可降低16%痴呆风险,这些人还获益更大...

Neurology:有缺血性中风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吡格列酮可降低痴呆风险

JAHA:心理治疗对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针对焦虑或抑郁的心理健康治疗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包括减少住院、急诊就诊,并在某些情况下提高生存率。

Cell Death Dis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汇华教授团队揭示蛋白酶体PSMB8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免疫蛋白酶体Psmb8催化亚基在心肌I/R损伤过程中调节心肌细胞线粒体稳态的新机制,为心脏I/R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和新策略。

J Clin Invest 浙大二院王建安院士/胡新央教授团队揭示FMO2改善缺血后心肌损伤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含黄素单加氧酶2 (FMO2)作为心肌细胞中参与蛋白质氧化折叠的关键调节因子,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干预靶点。